“你能记得祖父、曾祖父的名字吗?”6日,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反过来向记者提问。这个问题,倒是让记者愣了一下。这一话题,引发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利平则带来一份建议,呼吁设立“家风教育日”。
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让家风和家风教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概念上来说,家规是家风,家教是家风,家训也是家风。而从价值上来看,良好的家风不但可以起到凝聚家庭成员、和谐家庭关系等作用,而且可以引导家庭成员向上向善向美,最终实现家和万事兴。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家庭家风不正,就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唯利是图、钩心斗角,就会导致亲情丧失、家门败坏,甚至影响到一个家族命运的衰败。这样的例子,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不胜枚举。以上说的只是家风好坏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影响,而实际上健康积极的家风,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这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更加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了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教育的重要性。
就设立“家风教育日”来说,笔者看来没有必要。因为家风教育说到底是家事,是需要贯穿在每个家庭一年365天的日常生活里,仅仅依靠一个“家风教育日”是不能形成良好家风的。因此说,可以没有“家风教育日”,但决不能没有家风教育。
家风教育,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曹可凡自己动手为家族编写出版了一本家族史《蠡园惊梦》,而像《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著作,早已成为家训家风人文经典,流传甚广。像以上这样的家风教育方式,当然很不错,但同时也因为太过“高大上”,普通人难以模仿,所以最适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家风教育,还是传统的耳提面命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去。而且,既然是家风,说明其有传承性这一特点,一代人形成的家风,可以对几代人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家风教育的重要性。
更加宽容点看,家风教育其实无须拘泥于某种形式、某种方式,只要我们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人要善,做事要正,行为要端,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向美,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那其实就是在进行家风教育。尤其是对于当前独特的“4-2-1”家庭结构来说,家庭显得更为独立,也更为松散,这也就意味着家风教育较之以前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