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作/综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阳光”照亮助学路
市农业局组织专家“会诊”小麦苗情
“12315”缘何被消费者点赞
全市房产工作会议召开
“墓群刷漆”糊弄谁?
图片新闻
消除“万能章” 需要“大数据”
“当代扫地僧”
拍卖公告
公 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当代扫地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金庸武侠中的第一高手被认为是《天龙八部》中的“宋代扫地僧”。近日,一名游客将河南嵩山少林寺景区内一名65岁环卫工的画上传到网上,引来众多网友点赞,纷纷称他是“当代扫地僧”。这位环卫工只有小学文化,扫地之余自学画画,手绘嵩山美景,常引来游客驻足观看。

  【观点1+1】

  @菏泽新志:留心处处皆学问,一扫一画写青春,世人惊叹布衣贤,怎知春秋多勤奋!

  @方鸣1121:成就传奇人生,就看人们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始终如一的信念。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朝着心中的梦想前进才是一条捷径。成功者可以是任何人,但成功者必须是那个永不放弃的人!

  @平常一个人015:高手在民间,成才靠钻研,只要下功夫,一样让人羡。

  @胜平王大头: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在这位花甲之年的大伯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扫地画画两不误,工作兴趣双丰收。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用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词来说,这就是“Duang”!

  @李璐浅谈:熟则巧,巧则精。努力追寻自己喜爱的事情,坚持不懈,就能成为大师。

  @leoonn:环卫工画出绝美山水画,之所以能引发大家热议,是我们主观上将扫地和画画技能分了等级与层次,或者说把环卫工和画家两个职业分了高低贵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雨娃同学:人生可以有多种活法,职业解决一个人的温饱问题,业余爱好却不因职业而定。当年,巴西的一名环卫工在国内一档选秀节目中因跳桑巴舞而出名,并与球王贝利一起登上了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舞台。所以,我们不要以职业去定义一个人的全部,内秀的人很多。

  @黎明之平:只有小学文化的环卫工都这么励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呢?

  @萧春融的微博:当有人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大街”时,是否想到,环卫工也可能身怀绝技?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小瞧任何职业、任何人。

  @惟妙惟肖X9:这位“当代扫地僧”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否精彩,完全取决于个人心态。心中有阳光,即使再苦也能绘制出绚丽人生;如果心态消极,即使环境再好,生活也会黯淡无光。

  @张三耕:人生短暂,岁月蹉跎。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人不妨都思考一下人生该如何度过,如“当代扫地僧”一样悠游自在,用平凡的一生演绎生命的精彩,亦未尝不可。

  @塞外东风:传奇少林再添绝世高人!

  @刘思仪非常v5:这个环卫工就像一个修行人,来度化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

  【下期话题】

  工作与生活之间

  近日,一家企业的董事长给员工的特殊感谢信引起网友议论,这封感谢信中提出的“不提倡8小时工作之外用微信布置工作”的建议,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幸福的公司福利”。这封感谢信激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少网友呼吁“工作滚出微信圈”,很多上班族纷纷加入吐槽大军,控诉私人生活被工作侵占的事实。对此,你怎么看?(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