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3.15特刊·诚信的榜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信购美食 维权有难度
全民参与  社会共治  保障餐桌安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参与  社会共治  保障餐桌安全
——访市政府副秘书长、食品安全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蒋永立
作者: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刘佳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谈及食品安全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食品安全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蒋永立说:“要确保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打好全民参与的‘持久战’。”

  近几年,我市本着易用、实用、管用的原则,积极探索研究食品安全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票否决、行政问责、突出贡献奖、失信企业“黑名单”、有奖举报、风险监测与社会评估、督查暗访等食品安全十项制度,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虽然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总体形势稳定向好。但是,食品安全还处于风险高发和矛盾凸显期,影响食品安全和制约食品监管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希望还有较大差距,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蒋永立说。一方面我市食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方式落后,规模小、产值低的企业占大多数;食品产业经营模式粗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经营单位“低、小、散、乱”问题突出,风险较大。食品产业链条环节多、过程长,在质量安全上信息不对称、互相无制约、责任不明确,不仅风险点源难以定位、隐患排查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在生产经营者中形成从众心理、破窗效应,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企业主体意识不明确。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必须对食品质量安全承担第一责任。目前,我市食品行业信用体系、诚信体系还不够健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措施不完善,加之生产经营主体良莠不齐,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违法违规等问题时有发生。

  就监管而言,我市的监管体制改革仍在进行中,容易形成监管漏洞和盲区。食品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监管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设备不足,技术支撑能力不能满足监管执法需求;在监管理念、监管方式上,创新不够;在风险排查上,意识不强,预测不够,排查不细不深,监管手段滞后。

  “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促进食品安全保障由单纯依靠政府监管向多方主体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公共治理层面转变。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就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汇集方方面面的资源,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蒋永立说。

  蒋永立认为,社会共治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是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重要手段。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就要以统一高效为目标,着力建立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监管机制,为社会共治提供支撑。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监管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建立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监管机制,实现全程监管、高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一要抓统筹。各级食品安全办要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综合考核、监督指导等作用,凝聚各方合力,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要重衔接。各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实现无缝衔接和全程监管。特别是针对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监管边界交叉、职责不明、监管空白等问题,发挥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堵塞监管漏洞。三要强联动。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县区食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提高监管效能。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执法的密切协作,发现问题迅速调查处理,及时通知上游环节查明原因、下游环节控制危害。规范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和信息公布程序,重视舆情反映,增强分析处置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四要夯基层。食品安全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要向基层一线倾斜,配强基层站所,构建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基层监管责任网,及时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基层“防火墙”。

  以治理整治为抓手,着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为社会共治创造条件。一要突出重点。围绕肉制品、面制品、奶制品、食用油、婴幼儿食品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围绕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接合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重点区域,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尤其是对瘦肉精、地沟油、问题奶粉等容易反复的食品安全问题,要严密防范、严厉查处,严防回潮反复。二要抓住关键。抓住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狠抓规范整改。对行业共性、“潜规则”等问题,要主动出击、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严查深挖,坚决消除各类隐患。三要严惩重处。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严”字当头、露头就打,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在建立起部门间高效通畅的打击食品犯罪工作机制的同时,各部门要坚持对食品犯罪“零容忍”,把破大案、打团伙、端窝点、捣网络、除源头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捣毁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

  以规范引导为手段,着力推进食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为社会共治夯实基础。食品安全,离不开有效的政府监管、完善的法规制度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但还取决于食品企业的诚实信用和守法自律。要坚持规范、引导相结合,着力推进食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一要练内功。食品企业要树立“质量安全是金字招牌、最大资源”的理念,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细化各个环节的责任,增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二要建机制。全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与工商、金融等部门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将食品企业的信用信息同企业的登记注册、融资信贷等挂钩,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真正使守信者得到实惠,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三要提素质。坚持标本兼治,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为方向,提升食品产业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食品产业链的安全控制能力,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以有奖举报为载体,着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为社会共治凝聚力量。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社会共治就失去了基本条件和力量源泉。当前,食品犯罪手法不断翻新、行为更为隐蔽,单靠监管部门很难及时发现和打击。要深入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监督、共同参与打击食品犯罪,实现群防群控,使违法分子无处藏身。

  以严格问责为保障,着力强化责任落实,为社会共治增添动力。责任就是使命,就是动力,维护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牢固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责、敢于负责、勇于担责、严格问责,以责任落实促进社会共治。

  首先,政府要守土有责。各县市区要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其次,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责任,实现责任无盲区、监管无空白、工作无扯皮。第三,企业要首负其责。对守法经营且在食品安全方面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重奖;严格落实食品企业“黑名单”制度,把恶意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的企业坚决逐出焦作市场。第四,社会各方要各尽其责。举全社会之力,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民参与,保障餐桌安全。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