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传胜)为了全面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突出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去年,市工商局创新建立了三项机制,以此实现我市消费维权工作的新突破。
在昨日市工商局举办的三一五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上,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汪伟向新闻媒体通报了这三项机制:一是建立消费维权行政指导机制,切实抓好行政指导工作,实现监督管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服务”转变的工作要求。全市工商系统以行政建议、行政指导、行政提醒、行政劝告、行政示范、行政公示和行政约谈七种方式,对2350名超市负责人、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乳制品经营户、电动车行业经营户开展了行政指导工作,给予相关经营者建议、约谈,引导其守法经营。二是建立案件查办督办联办机制。针对检查、举报发现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特别是银行等公用企业普遍存在的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在该局内网建立了执法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案件信息共享,全市统一标准联查联办,形成了个案突破、整体推进,一地突破、全市联查的办案机制。同时,对典型的消费侵权案件纳入公文系统,实施跟踪办理,对重点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案件查处到位。三是建立与生产厂家联合打假维权机制。该局对抽检查出的不合格商品信息及时通报生产厂家和有关职能部门,各生产厂家接到该局通报的信息后,积极联系,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截至目前,该局与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第三电缆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建立打假联系工作机制,配合生产厂家联合打假,有力地打击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经营者的嚣张气焰,净化流通环节商品市场,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