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焦作,我最喜欢的地方,当属走过的青天河。
进入景区后,我们乘坐着电瓶车,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码头,登上渡轮进入了被誉为“北方三峡”的青天河。我们坐着封闭的轮船,慢慢行走在青天河上。在“文革”时期,这里叫红旗水库,是历时二十年完成的一项集灌溉、发电、饮用于一体,耗资耗力巨大的水利工程,后来改名为青天河。轮渡的窗外,同是水面,怎么看北方的水就是硬些,款款的水面像冰片般透明的玻璃纸,把水推得块块棱棱的。而南方的水很柔,像软软的绸缎,涟漪婉转,波光闪闪。向两岸望去,已是霜寒微露的初冬时节,我们错过了青天河最美的时光,看不见满山遍野的红叶、满沟葱郁的芦苇,只有野鸭成双成对河上闲游,还会在水面上扑棱棱地振翅飞翔。枯干焦雪般吹荡的芦花,卷片如杏黄旗猎猎哆嗦的树叶,苍凉了山弯里曾经的美景……坐在渡轮船舱瞭望两岸,我想起有位作家的采访对话,那个标题叫作“别让河水带走了两岸”。无论你俯视还是仰望青天河的高山阔水、蓝天蜿蜒的川道,你都会感觉到,青山依旧在,风光真美好。
渡轮游走着,穿过大泉湖这个天然明珠,到了一处叫佛手岩的地方上岸。两岸杨柳低垂,柳条枝飘飘晃晃的,空气很新鲜,不冷不热的,与各地来的文友们漫步甚是美好。人们三两结伴,不远不近地,不时爆发出欢声笑语。远方有人唱起《山路十八弯》,高音袅袅飘忽在空中,穿过山道顺风扑面而来,甚是好听。我们一群人转过山弯望去,原来是文友站在水中的大石头上对天“发飙”。
导游介绍说,青天河,它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处在焦作市西部博爱县,系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A级旅游景区、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可惜初冬天气很冷,我们并没有看见顽皮可爱的猕猴们。据说在国庆节,青天河可是最具魅力的河南省十大热点旅游景区之一。还好,现在是淡季,我们徜徉漫步,逍遥自在,阅尽106平方公里内的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等瑰丽图景。
青天河之水天上来。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青山绕碧水,绿树掩古寺,飞泉流瀑,风诗雨画。我们乘船遥观两岸,导游介绍道:这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长城,有中原独特的高山峡谷湿地景色,有最大出水量每秒7立方米、洞径2.18米的“华夏第一泉”三姑泉,而由此泉水形成的大泉湖长达7.5公里,使得青天河碧波荡漾,妩媚婉约,水随山势,百转千回,景色十分迷人。野鸭随水势,双双亲昵,掠过水面,共水天一色。两岸绿色掩映,传说中的猕猴们就嬉戏其中。湖内行船荡舟,舟移景异,芦花苇叶吹雪飘荡。船在画中走,人在画中行。置身其中,我们也从日常生活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得到最畅快、最松弛的休闲。
进入观音峡,两岸青峰翠岭,水面一平如镜,杨柳临溪傍水,荆林神韵通幽,古朴小舟伴着山脚下小路上暮归的行人,一片霞光辉映着披着金色光边的田园牧歌风景。如果说观音峡是原始的幽静清雅的“性格”,那么佛耳峡则完全是一幅动感的山水画。这里蜿蜒曲折,犬牙交错,溪泉争涌,三潭九瀑,小桥流水,茂林修竹贯穿其中,或低吟浅唱,或狂舞高歌,好似一盆玲珑的盆景,汇山川之灵气,浓缩天地之精华,可谓三步一景、五步一观,景随步走、步移景换,如梦如幻。加之有文学界朋友陪伴,清风鸟鸣,一路歌声交谈,让你惊叹大自然造化的同时,也感受到回味无穷的幸福。
而游程中看见的那产生于7000万年前的罕见天然大佛山形、距今1500年的北魏摩崖石刻、北魏古丹道等人文景观,会使你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返璞归真,去细细地体味和追溯历史的脚步。
这里还有一处与少林寺齐名天下的八极拳发源地月山寺,据说明朝永乐皇帝曾到此游历,清朝乾隆皇帝也曾三次朝拜过月山寺,留下了许多诗词墨宝。延月山寺西3公里处,凤凰岭景区内有建于唐朝贞观二年的豫北最大道观火炬观,乃唐太宗李世民感谢孙思邈治病之功下诏赐建。
青天河风景区中,天井关景区有著名的古战场,是晋豫交通要塞,史称“太行八陉”之一,山势险峻,岸坡陡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曹操北上壶关伐高干曾路经此地,写下著名诗篇《苦寒行》。另一处景点,久负盛名的秋天观红叶胜地靳家岭,也是南太行山最罕见的绿色长廊。石佛滩景区上依太行八百翠微峰,下临丹溪三千琉璃水,景色之秀,秀比江南,“两面环山三面水,一川山色一畦田”。一派悠然自得的北国农田风光。
秋季的青天河传说中与北京香山红叶齐名的满山红叶,堪称是中原最美的景色,都在云雾缥缈中。可惜,只有可惜!我们来迟了。只是,不是还有芦花吗?那首歌怎么唱的?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
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莫忘故乡秋光好,千里万里梦相随。
芦花飞,芦花美,翩翩芦花,心已醉……
我们置身在大自然的森林乐园中,充分享受着这个空气宜人的天然氧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有空,就来欣赏青天河的缤纷绚烂、宁静惬意吧!夏日有水连天、天连水的清凉世界,仲秋有黄红绿青映衬的红叶醉人,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
夏坚德,现居陕西西安。《延河》杂志主编助理,西安市女作家联谊会会长,西安市碑林区作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委2013年度“五个一工程”图书类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碑林创作基地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鲁迅文学院首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著有文学作品集七卷。其中,散文《古琴此君》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黄稻草》获得第三届柳青文学奖荣誉奖。短篇小说《鹤望兰》获得陕西省作家协会首届年度文学奖。作者致力于塑造当代现实人物形象,描写当代女性站立于世界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