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给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医院3000元抢救押金后,院方安排一辆救护车将因溺水在该院抢救的5岁患儿豆豆(化名)转至南京儿童医院,途中,救护车竟然没油而熄火停靠在高速匝道处。最近,一篇关于医院救护车在转诊途中因为没油而耽误患儿抢救时间最终患儿死亡的帖子在淮安一些网络论坛上持续发酵。 (据《扬子晚报》)
别说是医院的救护车,就是广大市民的私家车,在开车出门之前,也要考虑油量能不能开到目的地,路上加油方便不方便等问题。而对于医院的救护车来说,就更应该时刻保证油箱内的油量充足,因为一旦救护车缺油,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患者生的希望。
令人遗憾的是,救护车没油这种“致命失误”,偏偏发生在了淮安市盱眙县中医院抢救病人的救护车上。在转运溺水儿童的时候,该医院的救护车因为没油而在高速公路抛锚,等到驾驶员手忙脚乱找来应急的柴油,患儿已经停止了呼吸,留给家人的是难以言说的痛苦与悲伤。事发之后,患儿家属和医院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客观地说,患儿的死亡和救护车没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还不得而知,而且我们也不排除在救护车因为没油停车之前,患儿就已经死亡的可能性。但是通过这起悲剧,还是值得我们做出深刻的反思。
任何一个地方的救护车使用,必定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因为救护车不是一般的社会车辆,甚至不是一般的公车,它和患者的生死紧密相连。那么在救护车的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保证其在有需要的时候正常行驶,不耽误对患者的抢救,应该是管理底线。而盱眙县这家医院出现救护车在抢救病人过程中燃油耗尽的低级失误,说明其对救护车的管理连底线都没有做到。更何况,在救护车出发之前,患儿家属已经提醒救护车司机注意油量够不够的问题,得到了司机肯定的答复,结果偏偏就发生了中途没油抛锚的事情。
事发之后,医院方面只是一味强调停车的时间是10分钟不是患者家属所说的48分钟;强调患儿的死亡和救护车没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很多危急病人的抢救是以秒来计算的,10分钟足以决定一条生命的生死。面对悲剧的发生和患儿家属的痛苦,医院这种一味推卸责任的做法,无疑更加让人心寒。只对救护车司机停职追责是远远不够的,救护车司机的过错建立在整个医院内部管理混乱的基础之上,所以最应该被追责的是医院的管理者。
不管这件事情最终会如何了结,上级管理部门和院方不仅应该对有关人员工作失职进行严肃追责,而且应该本着患者生命至上、利益至上的原则,加强对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避免这种低级又致命的失误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