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山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执法过程中收缴的案值2.6万余元的过期食品、无标签食品进行集中销毁。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市加大对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检查餐饮服务单位8756家次,立案692起。目前,已结案692起,罚款111.98万元,查处无证经营餐饮单位625家。
外出就餐,人们最担心的就是食品安全。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只是我市保障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抓手。去年以来,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坚持打防并举,着力提高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保障了我市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去年全年无重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食品安全离不开食品企业的诚实信用和守法自律。为引导食品经营企业诚信经营,严格行业自律,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年度目标进行逐项分解落实,与监管相对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和食品安全承诺书,强化餐饮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推进企业诚信和行业自律。
在日常监管中,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把准入关,2014年全市共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894个。严格按照“一户一档”原则,为全市4619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档案,做到了底数清、分类清、信息清。同时,还完成了持证餐饮单位的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根据各餐饮单位的卫生信誉等级,执法人员有重点地对监管单位进行管理,增加对B级以下单位的监管频次。
开展专项整治是消除餐饮安全隐患、保餐饮安全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针对重要时期,开展了元旦春节、两会、五一期间、省运会、夏秋季、中秋国庆期间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针对重点区域,开展了学校食堂、农村餐饮、医疗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整治等;针对重点品种,开展了食用明胶、病死猪肉、食用盐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872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8756家次,责令整改1465家,立案692起,结案692起,罚款111.98万元,查处无证经营餐饮单位625家。
树立榜样是我市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提升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着力抓了示范工程建设,遴选示范街、示范店试点。目前,解放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已通过验收,被授予河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以解放区大杨树街、孟州市合欢路、沁阳市怀府西路等为代表的16条餐饮服务示范街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大富豪酒店、月季花园酒店等为代表的307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工作也基本完成,辐射带动了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安全保障水平的明显提高。
在全面推进示范店、示范街等创建活动的基础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在全市积极开展了“透明厨房”活动。目前,全市已有483家餐饮服务单位以视频系统、透明玻璃、参观通道等方式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503家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厨房开放日”活动,329家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阳光公示”活动。
为掌握影响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质量的关键食品和指标,我市还着力抓了风险监测,以消费集中的城区、旅游景区(含农家乐旅游点)、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覆盖全市各类餐饮单位,包括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学校食堂,抽查了凉拌菜、熟肉制品、生鲜猪肉、非发酵豆制品、煎炸用植物油、食用油、消毒餐具、火锅底料、面制品、生活饮用水、食用明胶等多个品种,截至去年年底,共完成样品检验1606批次,合格1566批次,合格率约为97.5%;根据全市餐饮服务环节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及时向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预警,及时消除餐饮服务环节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的食品安全。
类型数量众多、布局分散、监管难度大、监管力量不足是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破解这些监管难题,去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我市确定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工作试点市,建立餐饮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目前,全市持证餐饮单位基本信息已录入完毕,已经对全市197家餐饮单位成功实现了远程对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初步建成。随着监管系统的运行,监督执法人员不仅可通过网络软件随时调看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还能为申请人进行电子许可,亦可在执法现场第一时间上传证据材料、获得执法辅助,有效提高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