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市瞭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
人性化管理,城市更具魅力
图片新闻
背街小巷整治工作 进入道路设计阶段
卜繁福:用汗水扮靓城市
开展商户走访谈心活动
贴近群众生活 改善城市环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
——来自中站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的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站城管局执法大队的队员为芦行(左一)送来了新鲜蔬菜。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本报记者 李文静

  “爷爷、奶奶,这些都是新鲜的蔬菜,家里还缺啥尽管说!”3月19日中午,中站区城管局办公室主任张征明和执法大队队员张鹏恩、芦义明、谢少辉、李金泷等人来到中站区王封办事处春晓社区年过八旬的空巢老人芦行家里,为老人送去精心选购的蔬菜和生活用品。

  “最近天气一直不好,老人年纪大了,出门买一次菜要一个多小时,我们下班顺路送过来,就能帮老人省去很多麻烦,一周大概要送三次菜。”张鹏恩说。

  城管工作的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城市管理便无从谈起。一直以来,中站城管局将服务于民的工作理念贯穿城管工作始终,全面提升城管形象,缓解管理矛盾,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体现在城市管理中,努力拉近与管理对象的情感距离,打造亲民爱民城管新形象。

  为商户提供贴心服务。免费为辖区早、夜市商贩配备垃圾桶,有效保持经营场地的整洁;考虑到商户长时间在户外忍受风吹日晒,在各类市场门前免费向商户和群众提供饮用水、咨询、遮阳伞等服务;积极主动帮助家庭困难群众设定摊位,帮助其二次创业。

  为普通市民提供方便。在城区各路段设立便民服务台,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针线、打气筒、急救药品等服务,时时处处树立城管服务为民的形象。“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只有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解忧愁,处处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才能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张征明说。

  2011年5月份,在和一位商户闲聊的过程中,张鹏恩了解到芦行老人家里的情况,当即上门看望两位老人,并把老人家里的情况向时任跃进路执法队队长的张征明进行了汇报,张征明很快便带着队员上门慰问两位老人。原来,老人的儿子为了带着孙子长年在外地打工。今年87岁高龄的芦行和81岁的老伴胡长俊不仅要互相照顾,还要照顾因脑出血瘫痪在床的儿媳妇。两位老人的生活状况,触动着每个城管队员的心。从那时起,中站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的每位队员都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买菜、买生活用品、修理下水道、陪护老人……无论大事小事,只要老人家里有难处,总能看到城管队员的身影。

  芦行患病多年,每年都要多次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这也成了胡长俊最难熬的日子,一个老人不仅要照顾儿媳妇,还要按时按点到医院为爱人送饭,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每当这时,张鹏恩就会带着几名队员,一下班先赶到老人家里带上饭菜便往医院送,一口一口喂老人吃饭,陪护老人输液,直到确定没事了才放心离开。

  去年12月份的一天,正在路段上巡查的张鹏恩的电话突然响了,原来是芦行瘫痪在床的儿媳妇突然犯病了,需要立即送到医院,老两口无奈之下拨通了张鹏恩的电话。

  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后,张鹏恩和李金泷迅速赶到老人家里。拨打120急救电话、办理住院手续、陪着做各种检查、联系其他家属……直到一切安排停当后两位城管队员才离开。

  “这些孩子真好……”3月19日中午,接过张鹏恩送来的蔬菜,芦行老人激动地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