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果园迎来“春姑娘”
孟州市不断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九三学社焦作市委 召开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座谈会
掘金方言创业路
沁阳:招大引强提升集群优势
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
2015年焦作市推荐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
和工人先锋号候选人(集体)公示
拍卖公告
本报携手“温暖焦作”志愿者团队
为本报小记者上好“防性侵”第一课
公 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张村:做好文化产业大文章
本报记者 杜 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妙乐寺旁有座生态旅游村。

  青砖灰瓦的特色民居、宣传中国文化的故事墙壁,村里乡亲生活得安静祥和,让人恍若穿行于江南古镇。日前,记者在武陟县大虹桥乡韩张村看到,这里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让人耳目一新。

  在韩张村的田间地头,乡亲们正忙着将自己制作的原生态食品供应给经营“农家乐”的农户款待游客,热火朝天的喜人场景驱散了初春的寒意。村北头,作为焦作十大文化旅游园区之一,规划建设面积5.5平方公里、总投资6.43亿元打造的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极具历史文化内涵。园区内的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始建于唐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重修。该塔为13级密檐叠涩式方形砖塔,高34米,塔身自下而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檐逐渐内敛,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记者绕塔仔细端详,塔身二层以上南、东、西壁佛龛内置佛像,共有17尊,其中2尊为铁质佛,其余为玉石佛,铸造、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据相关史料记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如今,妙乐寺已成为我市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我们村里环境好。”“我们村旅游资源丰富。”“我们不出村就能工作挣工资。”“俺的幸福指数可高了!”……听说记者来采访,乡亲们争先恐后说感言。田间地头,大家边说边干,不时发出朗朗的笑声。

  2012年,我市计划投资建设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这个消息一下子触动了大伙儿的神经,为韩张村的乡亲“掘金”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但开发旅游项目需要拆迁沿街500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和130亩土地,涉及60多户村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许多人认为,按时完成旅游项目征迁工作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时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小运工作起来“五加二”“白加黑”,挨家挨户做工作,该村5000余平方米商品房的拆迁合同竟在一周内签订完成,130亩土地的征地合同也在20天内签订完毕。

  目前,妙乐寺文化旅游区遗址公园区主体已建成,正在建设展示用房及环保公厕;寺庙区4座大殿中的古佛宝殿和大雄宝殿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多宝阁附楼已封顶,主楼二层斗拱安装已结束。

  如今,韩张村乡亲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立足特色文化资源谋发展,正努力将该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住宿、采摘、娱乐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乡村,走一条村景融合、产业支撑、普惠民生的发展之路。“依靠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村,韩张村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采访中,乡亲们对韩张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