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博爱县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大力推进校园“三防”建设
积极开展“红袖标”行动
图片新闻
“孝子节”里传孝道
靳丽萍挖掘野王纻器文化瑰宝
图片新闻
喷灌作业:加快春耕生产步伐
博爱:水润城乡好景象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子节”里传孝道
本报记者 孙国利 丰舒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昨日上午,当被传唱了近30年的歌曲《爱的奉献》,回响在武陟县小董乡贾村村委会大院里时,人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董永故里“孝子节”的主角——台上受表彰的“十大孝子”和道德模范。他们的孝亲故事,犹如这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最纯洁的情感,唤醒了人们心中的良知。

  孝子董永以卖身葬父而名列二十四孝。作为董永故里,武陟县小董乡将董永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每年举办“孝子节”已成惯例,大家说“这是全乡每年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如今,敬老孝亲、家庭和睦在小董乡已蔚然成风。今年受表彰的“十大孝子”之一、岗头村村民任肉妮说:“在我们这儿,没听说过谁家哪个孩子不孝顺的,大家说的都是谁家的孩子更孝顺。”

  孝子任肉妮今年已经61岁,作为儿媳妇,她91岁的公公和83岁的婆婆双双生病卧床,每天都要靠她一人喂吃喂喝、悉心照料,而她没有丝毫怨言。记者采访她时,她提及公婆便眼含热泪:“我10岁时就没有了爹娘,结婚后一直把公婆视为亲生父母侍候,这都是儿女应尽的义务,没啥说的。”这是她的真情流露。自去年公公去世后,任肉妮把全部心思放到了婆婆身上,每天精心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生怕老人受一点委屈。百善孝为先,尊老儿孙看。“孩子们非常孝顺我,吃穿买戴都是儿媳妇给俺买的。”任肉妮知足地笑道。

  每个孝子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孝子都实至名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沁阳村村民祁艳芳不仅用心照料爷爷、奶奶和公公、婆婆,还想方设法化解老人之间僵化多年的矛盾,使一大家人重新恢复了和谐,过上了幸福生活。北归善村村民路秀珍快人快语:“我也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就是拿出我的真心,凡事儿都想法顺着老人,让老人们感到幸福。”

  “我们每年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孝子贤媳,不仅为了推选典型,更要引导群众对照典型激浊扬清、修正言行,激励人们尊老敬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我们要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小董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让孝亲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从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小董乡党委书记李卫东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在台下聆听表彰活动的还有100多名小学生。贾村学校五年级学生谢嘉仪说:“听了这么多孝心故事,我们很受教育。今后,我要多向他们学习,为父母端杯茶、洗洗脚、做顿饭,多陪他们说说话,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记者切身感受到,敬老孝亲犹如一颗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