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风吹清明
月亮湖
视 觉
民国时如何过清明
想做一块肥皂
遥望春天(外一首)
春天,我是一朵花
妈妈的心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国时如何过清明
□郭华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民国时期,为方便人们扫墓,南京政府出台了很多规定。

  首先,如何安排放假?民国时期,清明还不是法定节假日。可尽管不是法定假日,但毕竟是个重要的传统日子。为了方便人们扫墓,南京政府每年都会发布公告,对当年的清明如何放假,进行具体安排。

  不过,由于并非法定节假日,因而当时的清明节,每年的放假天数并不固定。多数情况下,是从清明前几天开始,每年的放假时间大多在两至三天。而且,为了方便家长们带着儿女回乡扫墓,南京政府将儿童节设定在4月4日这一天。儿童节,16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有一天的假期,且刚好在清明前一天。这么一来,就方便家长带着孩子去扫墓。

  如今的清明节,依旧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不过,很多习俗尽管还存在,但并未像往年那样,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折柳和放风筝,如今尽管只是可有可无的小游戏,但在民国,却颇受人们重视。

  可也正因如此,南京政府曾一度为其叫苦。怎么回事呢?原来,一到清明节,各家各户都要折柳条,挂在家门口。很多人家,一折就是一大把,家门口以及房门还有灶房等,都挂满了柳条。这么一来,每年的清明,堪称是柳树的“受难日”。清明一过,毫无悬念地,各地的柳树都光秃秃的,一是影响景观,二是破坏环境。

  后来,南京政府在无奈之下,制定了一条颇有趣的法规,就是规定清明节的时候,每家每户只能折一枝柳条。一旦违反这条规定,即为违法,是要受到罚款的。果然,重典之下,情况改善了许多。后来一到清明,柳树全秃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当然,除了扫墓和折柳,各地在清明节这天,也会举办很多的大型活动。有的地方举行放风筝比赛,有的则举办荡秋千活动。所以,清明节这天,各地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踏青、放风筝还有荡秋千,让这个缅怀先人的日子,少了悲伤,多了欢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