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是我市骨科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
这一天,焦作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授牌仪式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据悉,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挂靠在该院骨一科
主席台上,当市卫生局局长宁继学把写有“焦作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牌子递到该院骨一科主任陈长青的手中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也意味着,我市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今后在该中心可以得到更及时、更规范、更科学的治疗。
把握急救“黄金8小时”
脊柱脊髓损伤在骨科临床上很常见,常发生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高空坠落等,是骨科专业中最为严重的创伤之一。通常,脊柱脊髓损伤病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严重的会造成终生残疾或危及生命,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伤病之一。据了解,在美国,每年因创伤造成的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约8000~10000人,主要是车祸或坠落伤所致;全球每年增加30万例以上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其中70%以上为40岁以下的人群,并呈现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医疗和社会问题。
关于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医学界的普遍共识是把握急救“黄金8小时”,即从损伤发生到手术打开椎管解除压迫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因为,脊髓损伤的特点就是不可逆,及时送医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一旦出现脊髓损伤时,应及时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正规治疗。”陈长青说,“遗憾的是,一些来自基层的脊髓损伤患者,往往辗转了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医院……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救治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急救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本可以恢复的不完全性损伤转变为无法恢复的完全性损伤,或是完全性损伤的平面上升,影响更多的身体功能。“一般来说,出现脊柱脊髓损伤后,受伤局部会有明显的疼痛。因此,一旦发现患者颈部或者腰背部有明显疼痛,特别是同时出现受伤部位平面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或者减退,就应该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出现了脊柱或者脊髓损伤。对于这样的患者,制动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无论患者处在何种姿势,尽量不要牵拉、晃动身体,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陈长青提醒。
专业救治让患者更有保障
据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均有完备的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专业设置细化、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配置先进,为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为人口大省,我省每年因脊柱脊髓外伤致残、致死的比率惊人,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这类患者的救治水平,减少伤残,河南省卫计委特别批准成立焦作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这也是专科细化、医疗理念进步的表现之一。
“对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要求抢救团队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包括急诊的现场救护和转运、脊柱专科医生的接诊和准确判断、影像学和术前检查的顺利进行、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等。因为,救治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复。”陈长青说,“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选择在我们医院挂牌成立,这凸显了我们医院在脊柱脊髓损伤方面的救治水平,同时也向全市宣告,如果群众在遇到类似损伤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到我们这里就医,使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科学的治疗,有效降低截瘫及伤残的发生率,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据了解,该院骨科专业成立于1981年,经过34年的发展,目前拥有3个病区,140张床位,包括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骨肿瘤、小儿骨科、手足外科、运动损伤等亚专业,年手术量约2000台。其中,骨一科以脊柱外科为专业发展方向,掌握了科学先进的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方法,开展的坐位局麻下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模式,名扬全国,并在《健康报》上进行报道。
鉴于该院骨一科在脊柱外科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2014年,河南省中华慈善总会焦作国际交流中心在认真考察评估后,把骨一科确定为“脊柱手术康复计划”项目的定点科室,对我市贫困的脊柱患者进行医疗救助,使更多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选择在我院挂牌成立,是河南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我院治疗脊柱脊髓损伤能力的认可,这标志着,我院在诊疗脊柱脊髓损伤方面已经走在全市前列。”该院院长李富梅说,“同时,这对我院骨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今后,我院将利用先进完善的综合实力,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使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能得到更加科学、规范、全面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