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焦幸社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农行焦作分行的一个支行营业室从事押运工作,但刚干了几个月后,行里的押运工作改为外包公司承担,于是他必须重新选择工作岗位。起初,大家都以为他会选择工作压力稍小一点的客户经理这个岗位,但他出人意料地选择到基层一线从事柜台工作。从那时起,他像个小学生一样,从最基本的业务开始学习,点钞、记账、学习ABIS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为了尽快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他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各项业务操作规程,提高自我防范操作风险。就这样,焦幸社在柜员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而他也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坚持和执着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尊重、称赞。
今年2月份的一天中午,他的同事和平日一样,在清点好凭证和现金准备交接班后,却发现一向守时的焦幸社迟迟没来接班,便打电话询问情况。电话打通后,话筒里传来焦幸社虚弱的声音:“马上到,身体有点不舒服。”2分钟后,他出现在了营业大厅,脸色显得十分苍白。“你身体不舒服,回去休息吧。”营业网点负责人看见后关心地说。“没关系,我还行,大家都在为首季开门红奋力冲刺,我怎么能偷懒,况且我们人少,我请假了你就不好排班了。”说完,他就去和同事进行交接班。
也许是当过兵的缘故,焦幸社身上总有一股的韧劲儿。他的母亲今年已经90多岁了,年近60岁的他本来可以找领导为自己安排一个清闲的岗位,多点时间陪一陪母亲,但他选择继续坚守在柜台一线。有人对他的选择不理解,他却说:“如果大家都要求到清闲的岗位工作,柜台的工作谁来干,我不给领导找麻烦。”
来到农行工作后,他便把“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作为行动标准,他始终认为:“工作所给予你的,要比你付出得更多。如果你把工作视为学习的途径,那么,在每一项工作中都会促进个人成长。比如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这一切与你的工资相比,要宝贵得多。”
焦幸社就是这样一个坚守岗位的农行人,他没有豪言壮语、不图回报、不讲条件、不为得失,怀着对农行事业的无限深情和热爱,把企业文化理念践行到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中去,践行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