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在先人安葬处焚香、叩拜等祭奠习俗如今随着互联网发展变得“新潮”:不少网店开始提供代客扫墓服务,比如拍照为证、鞠躬颂词等,按照扫墓所需的用品,这些代客扫墓的服务收费标准有所不同,收费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此有偿祭奠,引发公众不少争议,而据网店负责人介绍,这项业务推出以后,订单不少,下单群体大多离家远、假期短,代客扫墓能帮助他们祭奠亲人。
【观点1+1】
@平常一个人015:城市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市民因路途遥远或种种原因,不能回家祭祀亲人,因此在十字路口以焚烧冥币、供品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哀思。虽说他们不能到坟前祭祀,但毕竟该行为还是由自己亲自完成。在远方进行清明祭祀未尝不可,代祭不如遥祭,遥祭的清明节同样很清明。
@奥格了:商家之所以推出这样的服务,纯粹是“见利忘义”之举,他们只知道如何利用清明节发财,而忘记了清明节的文化灵魂是传承逝者的思想和精神,是生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行者不疆:与其找人网上代扫墓,不如自己将逝者的文字和图片整理起来,建立一个网页在网上祭奠亲人,何必花那个钱?
@洛阳刘妍她舅:我原以为代人扫墓只是《私人定制》里的电影片段,没想到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不能亲自扫墓,让人代扫,无可厚非,但花钱让人磕头、跪拜、哭泣,就显得太过分了。
@湘南之南:代客扫墓有悖于清明节的初衷,不可取!最好的办法还是在自己家摆上先人遗像追忆或在心里遥寄哀思。此外,一束鲜花、一个鞠躬、一杯水酒,都是表达人们对先人追思的良好方式。清明祭祀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溯。
@南都渔夫:代客扫墓只会让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间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消失殆尽,这是最为可怕的。
@落雪怎无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总有一些老传统被新鲜事物所代替,雇人扫墓也一样,虽然有些变味儿,但也算是个办法。
@震天鼓:我认为,如果确实因为工作忙而脱不开身,可以选择较为流行的网络祭祀方式。
@阳光佳哥:以家庭追思会的形式祭祀亲人很不错,如果开通亲友QQ群,在网上追思,既可省了舟车劳顿,又能采用微直播的方式进行,岂不更好?只要想办法创新,任何祭祀形式都可满足追思白雾的心愿。
@薛智之0616:代客扫墓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现代人祭祖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互联网+”的清明模式,确实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怕羞的影子:清明节上坟,一是出于传统习俗,二是为了表达生者的哀思。人们对逝者的祭祀,只要心存怀念,就不必拘泥于形式,不一定非要亲自或者请人上坟。古人登高望远,遥寄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下期话题】
综艺节目
遭遇“无米之炊”
最近,《我看你有戏》遇到了大麻烦:选手才艺不高、数量难以为继,使成龙、冯小刚等导师无奈地抱怨“没米下锅”。《出彩中国人2》《超级演说家3》《中国好声音4》也面临同样问题——缺选手。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缺选手是表象,综艺节目太多、太滥才是问题的根本。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