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糖果、日本的薯条、欧洲的巧克力……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进口产品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论是大型超市、街边便利店,还是网络电商,都极力在所谓的物以稀为贵的进口食品上做文章。但是,各处销售的进口食品是否真的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好?食品质量和安全又是否达标呢?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这则消息一出,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大家都说国外的食品标准比国内的严格,吃着也更放心。”网友【儿时花开】说。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常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国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从而更青睐于进口产品,“欧盟认证”“FDA认证”已经在民间被视为食品绝对安全的品质保证。
事实真的如此吗?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104.2万批,涉及192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主要来源地包括欧盟、东盟、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进口食品贸易量的迅速增长,成了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和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进口食品也存在包括质量不合格在内的诸多问题,绝对不能盲目相信。
哪些进口食品的质量问题最集中?进口食品的质量问题都有哪些呢?据了解,糕点饼干类进口食品的不合格批次在所有不合格进口食品中最为突出,饮料、粮谷及制品、糖类等也是不合格品类的“重灾区”,同时,不合格进口食品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食品添加剂超标或超范围使用方面。
“进口食品不合格问题主要是因为某些食品成分超出我国的标准,存在国外标准与我国相关规定的差异,再加上一些经销商对我国的相关规定缺乏了解,很容易出现部分进口食品某些成分严重超标的情况。”我市从事进口食品销售的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