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治理“空心村”问题到了发力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多年,不应再继续下去,也不能再继续下去。
“空心村”问题,在我国农村非常普遍,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不仅影响农村村容村貌,阻碍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而且大量土地闲置浪费,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更有悖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近年来,各地都为治理“空心村”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治理“空心村”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复杂,尚未从根本上予以全部消除,问题依然不可小觑。
当前和今后,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化中心、健身场所等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居民住房建设也会增加用地量。在解决“空心村”问题上如果再不发力,依然让闲置的土地“睡大觉”,不仅对耕地保护红线构成威胁,而且制约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决策在农村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治理“空心村”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只争朝夕,主动作为,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空心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