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情恳谈会 架起连心桥
高奏转型升级的绿色交响
我市举行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专题研讨会
武陟县教育系统表彰孝亲敬老模范师生
一张叫响全国的服务名片
王功民调研我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博爱:现代农业焕发新活力
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审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奏转型升级的绿色交响

作者:□山东枣庄日报记者 梁鸿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与家人、朋友一同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田野炊烟带来的惬意,呼吸山林中纯净、清新、温润的空气,正在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枣庄市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绿道网络项目,串联了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各景观节点及各大景区,链接了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融合了游憩娱乐、旅游休闲、运动环保多种功能。2013年春,凤凰绿道(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南部山系北麓骨干绿道)启动建设,当年7月全线贯通,沿线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分期逐步实施。绿道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生态休闲环境,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亲近自然、体验生态文化等多种需求,还提升了城市品位,将逐步带动南部山区城镇化建设,为今后枣庄旅游业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枣庄市把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一项重要内容,按照“鲁南绿城·山水枣庄”的创建定位,立足山水相融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组团式布局的城区特色,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森林生态体系,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枣庄”,推动城市转型。

  枣庄是一座老工业基地,市中区又处在老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始终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市中区响亮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制定了建设“百座城市绿岛、百个绿色村居、百里绿色长廊、万亩环城湿地”的目标,以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村镇,广泛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实现村村有林、户户有树。在城区,绿色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市形象高度优化,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青”。

  峄城区以森林通道绿化为骨架,以城镇、社区、村庄绿化为基础,构建点、线、面、带相结合的森林城市绿化格局。在城区,着重构建公园绿化、社区绿化、路网绿化等“三绿”,形成市民能接触到绿、享受到绿、观赏到景的生态休闲绿化设施;在城郊,重点构建围城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石榴风景游憩林等“三林”,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截至目前,285个集中居住型村庄已完成绿化覆盖面积2.44万亩,林木绿化率达34.2%,建成省级绿化模范镇1个、省级绿化模范村19个、市级绿化模范镇1个。

  据统计,全市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2.6万亩,年均新增20.9万亩,为创森工作开展之前年均造林面积的2~3倍;森林覆盖率达到36.22%,比创森工作启动前提高6.8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2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0%,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07平方米。加强水系生态建设,促进水系水质的改善,构筑林水相依的水系生态屏障,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88.3%,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8.3%,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益、涵养水源和改善水质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重要水源地水质量全部达到饮用水III类以上标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