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天的舞台
美丽焦作惹人醉
慈善事业要避免“细节性破坏”
青春记忆汪国真
捷 径
总有百度不知道的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青春记忆汪国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4月26日凌晨,诗人汪国真去世。缅怀者连引诗人生前佳句,对其不吝赞美之词;而批判者开始讨伐曾经的“汪国真热”坏了一个时代的品位。但是,无论褒与贬,从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刷屏来看,汪国真带走了一代人的青春与迷思,只是直到他遽然离开世界,人们对他的争议依然未能消歇。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落雪怎无痕:每个时代总有自己的时代烙印。挥之不去的,永远是汪国真那些激情澎湃、直达心底的宣言。

  @文静1078:上学时,我喜欢读汪国真的诗歌,还从图书馆借阅,然后摘抄到本子上,在班级有文艺活动时,我还会朗诵一首。昨天,我把珍藏的诗歌翻出来看看,点点滴滴的回忆都是那样美好,汪国真的诗歌给我带来了快乐和甜蜜。沉痛悼念汪国真老师……

  @z531312762: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笔者曾经为汪国真狂热过,也摘抄、背诵过他的诗。与朦胧诗相比,汪国真的诗浅显易懂,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强大的正能量。我喜欢汪国真的诗,到现在,有些名句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并在写文章时不自觉地加以引用。

  @单建华江苏:我对汪国真先生仅有的印象来自中学语文老师的介绍,或许我的语文老师是他的粉丝吧!我认为,汪先生对国人最大的贡献不是诗作,而是让更多人去关注诗、了解诗。曾经风靡大学校园的诗歌创作,现在还有多少人去关注呢?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怀川徐小壮: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时间总能说明一切。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并缅怀这位诗人。

  @苏懿谅谅谅:闲谈莫论人非,公道自在人心!

  @菏泽新志:有争论是好事,至少说明诗歌不寂寞,但不要对此上纲上线。诗歌本身没有错,错在有些人误读了,怪不得作者。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汪国真是诗人,不是人民币,即便诗写得再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他。有批判的声音是正常的,人红是非多!

  @行者不疆:俗话说,盖棺定论。人已逝,让逝者安息吧。

  @平常一个人015: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争议是正常的,尤其是文学作品。在这里,我们只能默默地道一声:汪老师一路走好!

  @悠然阿朵:时代品味不是晦涩和朦胧,不是张扬和狂傲,应该是真实和坦然。汪国真的诗歌之所以能风靡一时,因为其直白、热情和哲理。那个时候,我们都读汪国真的诗,也都写诗,谁能说我们不积极向上呢?

  @庐人境:文学地位和文学史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诚然,汪国真的诗简单、清新、通俗,就其诗歌本身的文学成就而言,可能并没有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汪国真的诗确实给一代人以鼓励,直到现在,不少诗句仍被世人传诵,我们不能抹杀汪国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下期话题】

  刮进校园的“股风”

  近期,新一轮“牛市”不断创造“暴富神话”,90后大学生也开始不断涌入股市,学习和炒股间不断碰撞出校园里的“交响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大一学生陈玉桦介绍,班里有50多个同学,现在有一半人都在炒股,大家平时都在交流炒股心得,有的同学甚至往股市投入十几万元。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