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引沁灌区,满目苍翠,花海飘香,百里灌区,生机盎然。
一渠酣畅的清流,自沁河入豫出山口引水,穿越太行、王屋山脉,劈山越涧,一路欢歌南下,直送孟州市西部岭区,滋润着这方水土这方人。这条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被灌区群众视为“生命线”、全长102公里的人工天河,经过岁月的洗礼,持续不断地改造提升,更加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为孟州、吉利、济源三地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引沁人,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焦作市委提出的“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以争创全国大型一流灌区的胆识和气魄,唱响发展主旋律,做活、做精、做细水文章,谱写了一曲建设富裕美丽灌区的时代壮歌。
沿渠现代农业带风生水起,一个个都市现代农业园、休闲农业观光园、高效种植养殖园,依渠傍水而建,“长藤结瓜”布点,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人工天河之畔,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沿渠工业经济带强势崛起,上百条干渠、支渠,像一条条血管,为灌区工业发展送去了源源不断的“血液”,每年数千万立方米的持续供水,为孟州产业集聚区、济源虎岭、玉川工业集聚区的崛起,提供了强大水资源支持。
沿渠生态林业带生态良好,这里林茂粮丰,满目葱绿,鸟语花香,鱼跃池塘,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良好的生态,使灌区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多姿多彩。
沿渠旅游景观带一步一景,工程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水景观遍布灌区,点缀在崇山峻岭之间,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神来之笔,做活了水文章。焦作市引沁灌区管理局副局长赵立伟对此感慨万千:“这是引沁人传承发展引沁精神,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大干苦干,强力实施‘一渠四带’发展战略换来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