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引沁灌区,从孟州西部岭区,沿总干渠,一路北上,过王屋,穿太行,到沁河引水渠首,百里画卷尽收眼底,处处是绿色的海洋、花的海洋。被一渠清水滋润的这方水土、这方人,无不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4月21日,一走进孟州岭区,一幅林茂粮丰、六畜兴旺的壮美景观映入眼帘:经济林、用材林、瓜果园遍布岭区,犹如一个个“绿色银行”“天然氧吧”,泡桐花、槐花、菜花香气扑鼻;丰收在望的小麦杆壮穗大,长势喜人;水库、池塘蓄满了水,养殖场、养鱼池猪欢鱼跃,置身其间,如痴如醉。
引沁灌区龙台管理处就镶嵌在这秀美画卷之中,担负着为孟州岭区和孟州西部产业集聚区供水的重任。龙台管理处处长汤景杰说:“我处位于引沁灌区下游,辖济源、吉利3个乡镇和孟州市槐树、赵和、西虢、谷旦、河壅、会昌等6个乡镇办事处,总干长18公里,承担着人畜饮水和为农业、工业、生态供水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支撑、服务孟州西部经济发展,满足工业、农业、生态用水之需,引沁灌区加大了对孟州用水的倾斜力度,先后投入2700万元,对孟州西部岭区的十干、十一干、十二干、十三干、十五干等进行改造、延伸,持续的干渠改造提升,提高了引输水能力,其中灌溉面积扩大到20万亩。”
高标准改造的条条干渠,像一条条血管,把生命之水送到了孟州,覆盖了整个西部,稳粮、兴工、生态、富民、保障群众安全饮水功能日益凸显。一些多年用不上水的村落,也用上清澈的沁河水。在孟州岭区,有10多万人吃上了甘甜的沁河水。
水润孟州岭区,为这里的农业、林果业、畜牧业上了“保险”。赵和镇水资源严重匮乏,引水“生命线”通到了该镇,“望天收”变成了“保丰田”,夏秋两季都能浇灌两到三遍水。有一年,该镇160天无有效降雨,这在过去难有一点收成。群众靠灌区的水浇上了种麦水、冬灌水、返青水、夏种水,50年一遇的大旱年,夏粮、秋粮全丰产,夏粮平均亩产530公斤,秋粮平均亩产560公斤。在赵和镇璩沟村十二干麦田记者看到,黑油油的麦子杆粗穗大,没有天灾每亩能打小麦千斤以上。因为有了水,建在岭上的“平康农牧产业园”越做越大,存栏生猪2万头,年计划向社会提供二元母猪4万头,年计划出栏商品猪30万头,年计划销售收入1.9亿元。
水润孟州岭区,为50多座水库、池塘注满了水。上万亩养殖水面,为水产业强势崛起创造了条件。在孟州西部岭区,仅水产业一项,一年就增收近2亿元。这里已成为河南三大水产养殖基地之一,水产畅销到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新疆等地。昔日滴水贵如油的岭区,如今变身“水产之乡”,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沿龙台管理处十干出水口一路南下,从王庄到耿沟到煤窑沟,梯级开发的养鱼水库、池塘,一个连着一个,多达20多个,小的养鱼水面有近百亩,大的养鱼水面有三四百亩。孟州市槐树乡耿沟村党支部书记耿中利说:“光俺村耿沟像样的水库、鱼塘就有7个,最大的养殖水面200亩。去年一个100余亩的大鱼塘,一年就收入150万元。
水润孟州岭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沟沟岔岔、岭上岭下,处处葱绿、处处水景。孟州市槐树乡石庄村老汉郭占京自豪地说:“岭上有了水,生态改善了,水鸟、天鹅、水鸭、白鹭、金鸡、野鸡,都飞来了,真是林茂粮丰,鸟语花香,不是江南赛江南啊!”
在济源新愚公管理处23.5公里长的引沁总干渠沿线,依渠而建、傍城傍水的都市农业观光园、休闲农业观光园大量涌现,该管理处处长雷鸣说:“光这一带的休闲农庄已建成4个,还有一个千亩苗木庄园正在建设中,随后还有3家也要上马。”
走进占地400亩的“嘉和庄园”,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这里苗木种植、水果采摘、婚纱摄影、度假休闲,一应俱全。紧挨六干渠而建的“石板休闲农庄”已经开业,在这个投资2000万元,占地200亩大的庄园里,有客房、餐饮、草坪婚纱广场,还有儿童水上乐园、水果采摘园、烧烤广场和垂钓乐园等,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该庄园总经理王峰说:“没有水,就没有庄园的今天。”在游园式的“南安腰生态观光园”里采访时看到,这个以丹桂、金球桂、金桂等桂花为主的植物园里,樱花、红叶石楠、西湖垂柳、海棠、华山松点缀其间,美不胜收,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有50多人组成的自驾游观光团正在湖边的烧烤广场上享受着美味,快乐写在每个人脸上。游客韩晶对记者说:“真没有想到,引沁灌区还有这样的人间天堂。”
在蟒河管理处盘山而上,沿18公里的干渠一路走来,上千亩的核桃园,一眼望不到边的冬凌草种植园,一 一展现在眼前,依次排列在总干渠边上的一个个鱼塘,在夕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汇丰水产养殖公司经理孔明会说:“俺家沿渠一字排开有9个鱼塘,每个鱼塘有七八亩大,一个鱼塘一年能产鱼1.8万公斤,最高产2万公斤。因此在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就有河南养鱼看济源、济源养鱼看三河之说,高产养鱼的三河村指的就是俺这里。”
一路采访使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今日的引沁灌区已经今非昔比,“一渠四带”建设富裕美丽灌区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相信,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引沁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明天的引沁灌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