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丽娜 通讯员牛联平)“这下俺的责任更大了,俺保证严格履行职责,绝不辜负父老乡亲的重托。”4月16日,马胜利从村党支部书记曲艳霞手中接过6枚印章,从此刻起,他又多了一个职务——专职印章保管员。
马胜利现任孟州市谷旦镇张营村村委会委员兼报账员,干农村基层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了。他多了这一新职务,源自该镇今年3月底以来开展的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暨推行村民小组印章使用管理制度活动。他拿到的正是本村6个村民小组的印章。规范化村民小组管理、发放印章是该镇加强村组“三资”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
如果用“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乡镇基层工作的话,那么,村民小组长就是完成这些工作的最后一环,扮演着普查员、宣传员、统计员、代办员等角色,工作异常烦琐。由于个人素质、缺乏监督等原因,许多村在服务群众及处理小组“三资”事务上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家长式管理”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干群关系和农村稳定。为让组级事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规范农村基层管理,促进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该镇借鉴和创新了“村章镇监”的做法,进一步规范了村民小组管理制度。
该镇规定,各村村民小组的印章要按照“组级使用、村级保管、镇级监督”的原则进行管理,交由村民委员会统一保管,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村民小组在签订各类合同、协议和出具各类证明等情况时必须加盖印章,否则不予认可。该镇在前期对各小组“三资”普查登记的前提下,在组级印章使用权限上规定:属集体经济合同或协议、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招投标、举债、担保、贷款等“三重一大”事项,或征地、拆迁、非婚姻户籍迁入等涉及其他村民利益的敏感性问题的,在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后,由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村委会主任联签审批,财务收据由村民小组长、村委会主任联签审批。经过审批的事项,才能由印章专职保管员审核加盖,并进行登记备案。
据该镇党委委员、纪检书记李红卫介绍,截至4月中旬,该镇29个行政村的165个村民小组的印章均已发放到村,由专人保管,并对村组干部进行了“三资”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各村民小组均建立了组务公开栏。
“规范村民小组行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村民小组存在账目不公开、不透明,小组长私自‘变通’处置小组‘三资’等问题,让村级事务管理更加顺畅、高效!”该镇王大义村委会主任王红军颇有感触地说。
“如果说做好乡镇工作就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那么,进一步规范村民小组行为就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问题。通过村组事务的规范化管理,我们从源头杜绝了村民小组在管理上的‘任性’行为,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顺心。”该镇镇长曹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