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当前,我市正处在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暨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获悉,1月至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降1.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九位,环比前进4个位次,较去年全年前进6个位次。1月至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0.5亿千瓦时,同比降低3.9%。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减缓,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7%。
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一季度我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实现了争先进位,但一些指标增幅回落明显,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就外部环境而言,2015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世界经济虽有回暖迹象,但复苏步伐缓慢。国内经济强调“稳中求进”,重心仍在“稳”上,加上内需不振、产能过剩、财政收入减缓、地方债务偏高等因素,向下的拉力不容忽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为7.1%,比2014年放缓0.3个百分点。但考虑到目前总体经济走向仍然稳健,预计短期内稳增长政策仍会在定向、微调的框架下运行。
就我市自身而言,工业结构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产业层次较低。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疲软态势,尤其是受电力、冶金等需求影响较大的煤炭价格持续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场下游回暖仍需时日。各项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下降,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仍然比较谨慎。
形势严峻,我们依然要坚定发展信心,把握经济大势。我们看到,重点企业坚持通过科技创新、内部挖潜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今年1月至3月份,多氟多化工有限公司运行平稳,稳中有增,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销售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4.4%,产销率97.5%。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形势良好,完成工业总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销售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25.3%。科瑞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销两旺,完成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都是4.7亿元,同比增长47.8%,产销率100%。
与此同时,晋煤天庆5亿立方米尾气综合利用项目去年年底已投产,龙源电厂1号机组已正式运行,焦作电厂异地扩建1号机组已试运行,龙源电厂2号机组即将试运行,佰利联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预计上半年可投产见效。这些项目的顺利进展,将在今年形成一定的产能提升。
形势严峻,我们更要审时度势、抓住要害、化解风险。专家分析,我市工业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结构不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新增点较少、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政策约束日趋加强,在国际经济严峻形势下受到的冲击最重,宏观调控中受影响最深,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在影响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今年,市工信局对全市8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有61家反映在项目建设、流动资金周转、银行贷款等方面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占总数的75.1%。长期以来,因为企业银行贷款存在还贷、续贷时间差,贷款到期却难以筹集资金偿还,多数企业被迫在资金市场以高息短期拆借资金来周转,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加大,负担过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去年,我市专门成立市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平台,平台利用社会资金帮助15家企业解决应急转贷资金近2亿元。今年,市政府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政银企”合作促进工业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工业副市长任总召集人,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银监局等参加的市工业企业金融运行稳定联席会议和企业融资变动银行报备等工作制度。同时,市应急转贷平台筹措1亿元资金设立我市应急转贷资金池,为我市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到期还贷续贷提供垫资服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与此同时,我市还确定了下一步工业发展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抓好十大产业,引领产业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终端化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78亿元,六大战略支撑产业主营收入3151亿元,四大新兴产业主营收入263亿元。
有关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国家循环经济化工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实现传统产业普转特、低转高,尽快将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撑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二是强化项目带动,在加快新能源产业、食品工业发展、拉长铝工业链条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加快推进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三是深化“两化融合”,加快智能化改造,着力打造示范企业,加快3D打印设备、智能环保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设备等领域项目引进,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培育一批宽带网络、智能终端等领域重点配套生产企业。四是突出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建设,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链。五是强化“政银企”合作,构建“政银企”密切合作“铁三角”关系,全力保障企业金融稳定和资金链安全,强化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应急转贷等工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六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强市、创新驱动发展及知识产权三大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