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总有一种感觉:好像我们都变傻了,明明并不复杂的事,却分不清对与错,一边连篇累牍地发表讨论文章,一边请专家学者发话,并在网上进行民意调查。如此热闹,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智商到底怎么了?
近日,媒体有几件事炒得沸沸扬扬,在整个事件的争论过程中,大家好像都傻了,没了智商。首先是一把伞打出麻烦事来了。起因是上海的一个小学生出游时给老师撑伞。于是,大家为小学生该不该为老师撑伞吵翻了天,还请出了知名教育专家作结论。在我看来,这算多大点事呢?学生是自愿为老师撑伞的,我们不必就此大做文章,更不必为此上纲上线。
其次是“女司机变道被打”事件。在该事件面前,人们再一次变傻了,又在争论“打得好”还是“不该打”。其实,暴力本身就是反文明的,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不是义举,也不值得鼓励。打女司机者,应该受到依法严惩,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即使女司机变道,受影响的驾驶者也不该大打出手,何况她是无意的。如此简单的问题,我们还要讨论多久呢?
还有一个新闻也很有意思:一女游客在兵马俑一号坑大厅前为站岗武警擦汗。连日来,大家都在议论女游客该不该为武警擦汗?网上设置了赞成、反对、中立三种意见投票,我投了反对票。道理很简单,卫兵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处于怎样的动机,靠近值勤士兵都是不宜提倡的。女游客为值勤武警擦汗的举动,实不足取。
我们对很多事情可以进行广泛的讨论、质疑、争论,因为很多问题就是在人们的争论中越辩越明的。我们不怕争论、不怕质疑,事实上,很多案例正是通过社会的广泛讨论,才一次次实现文明观念的整合,大大促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但是,争论是有层次的,不能搞一些鸡毛蒜皮的无谓的争论,更不能把争论引向歧途。至少在该不该撑伞、该不该打人、该不该擦汗这几场争论中,我没有看到有丝毫争论的必要。该不该为正在值勤的武警擦汗,你真的不知道吗?如果我们连如此简单的常识性问题都要争来争去,岂不是让外人嘲笑我们变傻了?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