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法制时空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班前后在工作场所受伤 应认定为工伤
市检察院与市农发行 共同举办职务犯罪预防大讲堂
专项打击盗窃电动车犯罪
一时起贪念 终生留遗憾
图片新闻
好友拼酒量 酒驾被拘役
图片新闻
这些天,莫非我们变傻了
文明能“打出来”吗?
汽车时代呼唤汽车文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文明能“打出来”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5月3日,四川成都娇子立交桥附近发生一起打人事件,女司机卢某惹怒张某并导致后者下车对其殴打。事件曝光后,网友对打人者一片谴责之声。5月4日下午,张某的行车记录视频被传到网上,从视频可以看见,卢某两次故意别张某的车才招致后来的暴力。剧情就此反转,人们纷纷谴责女司机。此事件由此持续发酵。女司机违规变道当然有害,但打人就能“打出”文明来吗?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定要平安归来:如果当事双方都能多一些冷静和宽容,或许事件就是另一种结果!用一种不文明行为对抗另一种不文明行为,让心中的怨气、怒气、不服气、戾气不停发酵,最终会两败俱伤,双方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没有最后的赢家!

  @柳竣:战争让人们珍惜和平,暴力让人们渴望文明。文明就是通过一次次触动心灵的不文明事件,才使整个社会达成道德共识。笔者希望这次事件能提醒每一个人要文明出行,也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制。毕竟,文明是需要法律捍卫的。

  @吝时工:用暴力绑架文明,显然是不现实的。法治应该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只有依法办事,才有公平和正义。

  @苏懿谅谅谅:车堵心更堵,“路怒族”就是这样产生的。文明行为是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体现,只有在行车过程中自觉遵守交规、彼此礼让,心才不会堵,路才更宽阔。

  @宿松何晓:违规变道者的“任性”行为确实可恨,这类人是潜在的“马路杀手”。但我们不能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打人了,还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暴力不仅“打不出”文明,还可能导致事件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有时候,文明之举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间,礼让、克制、依法解决问题,才能衍生出文明。

  @秋泉12:法治社会,一切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上演全武行,有违建设法治社会的初衷。无论女司机是否有错,男司机都不能对其施加暴力,因为暴力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由此可见,我国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宣传的过程中,仍然任重道远!

  @暖暖小月儿:生活中,人们常会为一时之快而承担沉重的代价。“路怒族”会因情绪问题而突然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文明就是礼让三分,宽容待人,让自己舒心,给别人温暖。

  @小煜2009:相比“路怒族”,“讨打”声援背后的暴力倾向更令人担忧。在我们提倡法治社会的今天,如果“以暴制暴”成为我们处理问题的首选手段,伤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根基。

  【下期话题】

  揭掉“城市牛皮癣”

  日前,本报《卖商铺的小广告满城贴疯了》《整治“城市牛皮癣”不能再手软了》两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市民对这种漠视城市环境、抹黑城市形象、有损焦作人脸面的不文明行为表示极大愤慨。大家热切期盼,多部门联手行动,重拳整治这一城市顽疾。美丽城市大家建。揭掉“城市牛皮癣”,广大市民该有何作为?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