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文明驾驶问题日益突显,人们将开车时心情急躁、易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的人群称为“路怒族”。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超过1600万辆,可以说我国是奔跑着进入了“汽车社会”。但是,我国的“汽车文明”建设没有跟上“汽车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笔者看来,“路怒族”的一些过激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性格焦躁下的冲动之举,实际上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人们交通文明素质的低下。如果这种不文明驾驶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如传染病一样感染更多人。我们固然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为“路怒族”开脱,但我们不能回避的是,驾驶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远达不到“汽车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很多时候,原本一脚刹车或一句客气话就能避免的冲突,往往因为驾驶员开“斗气车”而使事件升级,甚至失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汽车是给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而不应成为制造矛盾的导火索。
到过欧洲的人都会惊讶那里良好的交通秩序和驾驶人员的文明素养。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拥挤的高峰时段还是车辆稀少的深夜,我们在欧洲很少看到不文明的驾驶行为,偶尔有行人在非人行道上横穿马路,双向行驶的车辆不仅不会与行人抢行,还会减速行驶,甚至停下车等行人先过。
汽车时代呼唤汽车文明,只要大家多一些文明意识,从点滴做起,我们的“汽车社会”才会更加安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