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寺因形如明月,故名月山寺,古时又叫明月寺,历史上曾与白马寺、少林寺齐名,乾隆皇帝曾三游月山,留下“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等著名诗句。我在省城上大学,每每和学姐学妹们提起家乡美景,我都会如数家珍地说起月山寺,引得她们无限向往。
早春二月,这些学姐学妹们慕名而来,远道寻访名寺,我作为家乡人担当导游义不容辞。
春天的月山寺,繁花似锦,景和日丽。每年春天这里游人如织,香客如云。山门前的八极拳塑像威武壮观,气宇轩昂,将月山寺的精气神一下凝聚于此,不由使人肃然起敬。
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我们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步青石台阶“入云”,绕转山渠、穿碑廊、过御道,一路上苍松翠柏,垂柳依依。我们一行来到月山寺的核心景区。这里庙宇重叠,楼阁林立,红墙古朴凝重,青瓦古色古香。大雄宝殿气势恢宏,内供奉着阿弥陀佛和消灾延寿、药师佛,三位大佛皆金身宝相,神态庄严。大佛殿前悬有“无尽光明”匾额,笔迹气韵生动,形态潇洒飘逸,为清高宗乾隆皇帝巡幸月山寺时所题。一座亭台楼阁耸立在群峰之上,是极为罕见的三重檐佛教建筑,称“大士阁”。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为豫北地区最大的木雕佛像之一。
当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正是观音菩萨生日,来此上香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繁盛,青雾缭绕。受此熏染,我们不由得也沉浸在这种氛围里,随着香客敛神屏息,静默肃然,逢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
心静而皆空,喧嚣市声渐去渐远,我们仿佛置身在世外,少了浮躁和嘈杂,多了佛教圣地应有的冷静和肃然,在寂然中独享一种心灵的宁净,在清幽里独享一种精神上的安宁,在静穆中独自坚守无欲则刚的信条,在落寞时静心领悟佛教修行的真谛。
出得庙宇,我们来到最富意趣的凤皇台。“凤皇台”三字峻逸洒脱、风流儒雅,是随驾乾隆皇帝巡行月山寺的河内县臣杜麟所书。据传乾隆皇帝看到“凤皇台”三字大怒,说“凰”误写成“皇”,是欺君之罪,杜麟赶忙跪下禀告,说皇帝驾临于此,皇帝是真龙天子,怎能被屈居于内,故而把“凰”写成“皇”,乾隆帝听得此言,龙颜大悦,不但没有加罪杜麟,还下旨免了河内三年官税。台内空旷寂静、碧树烟云,三座宝塔矗立其间,坐在石凳石椅上,听着远处的晨钟暮鼓、木鱼经声,望着隐在绿树丛中的仙山美景、庙宇琼阁,我们流连忘返,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