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
不堪重负
户外探险岂能“说走就走”
“终身追责生态债”重在执行
禁钓的龙源湖为何垂钓者众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禁钓的龙源湖为何垂钓者众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据《焦作晚报》报道,市龙源湖公园有人在钓鱼,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记者从龙源湖公园管理处了解到,龙源湖是不允许钓鱼的。湖里有专门引进的鱼种,也有游客放生的鱼,它们主要靠吃水草及浮游生物生存,它们的“使命”主要是净化水质和维护生态平衡。如果很多人来垂钓,就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如何把“不允许钓鱼”的规定落到实处,你有何建议?

  【观点1+1】

  @定要平安归来:公园里的鱼是给公众观赏的,不是给某些人娱乐的,更不是为谁家餐桌准备的。请垂钓者手下留情啊!

  @阳光佳哥:公园垂钓屡禁不止,肯定是公园管理部门在宣传、管理、处罚等方面做得不到位造成的。我们要找准解决问题关键,使每一项制度都落实到位,该问题肯定能妥善解决。

  @暖暖小月儿:既然不允许钓鱼,公园管理部门就得加强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惩罚措施,让市民知道这事是违法的。如果说硬性规定比较“冷”的话,公园管理部门还可以漫画等形式提醒市民遵守规定。当大家形成习惯后,自然就没人在此钓鱼了。

  @彭羲:垂钓者普遍都有从众心理,针对这些垂钓者的不文明行为,公园管理人员应加强巡逻,及时制止垂钓者的不文明行为。

  @行者不疆:我建议巡查人员开着游艇在湖面巡逻,或者在湖岸边布下浮网,让人无法垂钓,如此才能治本。

  @常睿评:我们可以在网上开设相关微博,让人通过随手拍的形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对垂钓者产生震慑作用,禁钓规定自然能落到实处。

  @爱苇之人:市郊有付费钓鱼的地方,但垂钓者在龙源湖就可以免费钓鱼,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去享受这里的“免费午餐”。我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在媒体上发布公园禁止钓鱼的消息,对违规者进行曝光、罚款,请热心市民和志愿者协助管理,并设立“黑名单”。

  @邻家姑娘22:公园管理部门可以专门开辟一块地方供大家免费钓鱼,并在不允许钓鱼的地方设置警告牌。

  @秋泉12:公园管理部门何不因势利导,专门开辟一块水域,实行有偿垂钓?这样既能满足垂钓者的爱好,又能方便公园管理。

  @蔡甸王启东:既然钓鱼的人很多,公园管理部门不如顺水推舟,从禁止钓鱼改为付费钓鱼,只要公园环境没有遭到破坏,就可以让钓鱼成为公园里的一道风景。

  @胜平王大头:听美国的朋友讲,华盛顿州对垂钓者有统一的规定:垂钓者要先办理“钓鱼证”,政府对钓具、钓饵、鱼的种类和长度都有规定,没有“钓鱼证”的垂钓者将受到法律制裁。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

  【下期话题】

  游子的心事

  “母亲节,我与妈妈距离××公里……”这个母亲节,一个刷屏的句式,刷出的不仅是温情,更有浓浓的酸楚和无尽的反思。如果父母病了、老了,身为游子的你能否在身边照顾?养孩防老,能否在你身上延续?种种拷问,已无比现实地摆放在“70后”“80后”面前。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