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亲亲我的黄土地
我终于见到了你
控烟要打“组合拳”
“老人营销”有新招
难以脱身
精准扶贫不能玩“数字游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终于见到了你
□江 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作者简介:
  江心,文化市场专家,资深媒体人士。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文化管理MBA班学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创意总监。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文化报》任记者10年,并创办国内第一份《文化市场周刊》,2012年独立创办并运营《中国文化报·文化财富周刊》。近年,侧重组织全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专家团队,为地方政府及文化企业提供高规格咨询规划服务,同
 
   

  和焦作山水的神交已经将近30年。

  第一次听说焦作有美丽山水是1985年。那时刚大学毕业,初到很有诱惑力的部级单位文化部上班,新岗位的新鲜感还没过,就赶上中央从各直属部委机关抽调干部支援地方,正轰轰烈烈组织中央讲师团,我荣幸成为首批团员。文化部恰好对口支援河南,我所在的开封分团团员多为中央级院团的演员、艺术家,分散在市县的师范学校当老师、办艺术班,我去的是开封二师,做一个音舞班的班主任。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进入河南地界,和一批小不了多少的孩子们厮混一年,满耳委婉的河南话从不懂、陌生到倍感亲切。那是一段至今难以忘怀的温馨记忆。开始那段日子,把开封周边的景点转个遍,那儿不愧为八朝古都,每个景点都历史厚重,让你迈不开脚步。历史遗迹看得多了,就想换个心情,去亲近山水自然。

  记得很清楚,春末夏初的一个周末,被一帮男女学生簇拥着,骑车畅游黄河岸边,感觉就像王蒙电影《青春万岁》中的情景再现。那次游玩很爽,只是没有爽到家。坐在黄河滩边,环顾四周空阔的平原,我突发感慨:如果再有座山峰,让我们登顶,就能玩到筋疲力尽了。坐在旁边的一个高个儿女生扭过头说:哪天去我老家吧,我们那山药王爷都住过。她的声音清脆,和她清爽的模样很相配。她告诉我,她的老家在焦作。我第一次从她口中得知,焦作有神奇的山,焦作的山水很漂亮。如今,已想不起这个清爽高个儿女生的名字,她说的那座山,不久后偶然在一本杂志的插页照片上一睹她的芳容,山体奇险俊俏,山花烂漫,一峰耸立,沐浴在金灿灿的夕阳中,与群山中飘缈的云海相映衬,凸显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意。从杂志图片说明里得知,她是焦作名景之一,叫神农山。神农和药王爷在民间称谓里似乎没什么两样,神农山一定坐落在那清爽女生的家乡。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我对焦作山水的最初印象,它来自一个女孩之口和一张杂志图片的相互印证,存进记忆,在时光长河里飘飘荡荡。

  开封一年的讲师团生活中,去了河南不少地方,看了洛阳的牡丹花,拜谒了淮阳的伏羲故里,参观了安阳的殷墟,可焦作却总是失之交臂,怎么也没有绕过去,我知道,自己错过了第一拨欣赏到焦作原生态山水的机会。

  这一错就是10年。再次集中聆听到焦作山水的奇观是在本世纪初,焦作山水引发的旅游奇迹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当时,焦作山水的宣传运营风生水起,一个叫云台山的地方,被打出了“山水甲桂林”的名号,配着山清水秀的美景照片,正赶上旅游热刚刚兴起,让北方游人趋之若鹜。焦作山水渐渐成为古城焦作一张亮丽的名片。云台山,一处比神农山更知名的景区,其开发据说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当年去河南支教,它还藏在深闺人未识。换个说法,那时候,云台山一身淳朴、一抹天然,还没有让世俗的气息污染。

  “云台山的山水美景是上天的恩赐。太行山脉南北走向,到焦作突然变成东西走向,气候、地壳的变化成就了这方水土的奇异、俊秀。这样独特的美景,自己独享实在可惜。”焦作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们如何装扮云台山这位“美少女”、让她名扬天下的故事。充分利用名人和媒体资源造势,是焦作推销山水的一大法宝,而焦作山水的代表作当然是云台山。云台山刚刚“出嫁”那几年,国内众媒体被一拨拨邀请到山城焦作,去描画、去书写“新娘”的美貌和魅力,于是报纸、广播、杂志、网络上“焦作山水”“云台山”一时成了热门词汇。我对焦作山水的感知,也从耳濡目染中,越来越了然于心。

  之后的几年,遇到假期,有多次朋友们自驾去焦作的机会。对于北京游客,那已是熟透的景点,我一来担心加盟到假日汹涌的旅游大军,败坏了观景心情;二来觉得对焦作山水的实景印证多少要隆重一点,也不枉几十年的错过。因此,始终没有成行。

  大约10年前,一次奇遇,让我对焦作山水的印象更深了一层。那是在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个年轻的华人导游带我们6人小队从拉斯维加斯飞过来,飞机上就领略了大峡谷的非凡气势,当真正行走在峡谷边缘,远眺绵延的七彩岩壁时,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年轻导游叙说大峡谷的由来滔滔不绝,后说到动情处,不忘抒发下爱国情怀,用长城、黄山的壮美和它类比,随后又说到了中国河南焦作的山水,说到了云台山的红石峡。大峡谷少水,缺一分灵秀的韵味,云台山红石峡则山水交融,如同仙境。最后,他一脸灿烂地笑着说,他就是焦作人,大学上完兼职干导游,顺便给家乡做做宣传。那次从美国回到北京,在航站楼走廊通道,我特别留意了宣传焦作旅游的巨型灯箱广告,红得耀眼的一张应该就是拍的云台山红石峡,照片上看,的确美若仙境。后来,我又听说云台山和美国的大峡谷国家公园结成了姐妹公园,让我更加惊叹。

  接着依然是10年的错过。天赐良机在2014年降临,初冬的11月10日,我终于站在了云台山脚下,随后两天,我还拜会了青天河、神农山……

  我想,和焦作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