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人为本的公正司法
出 路
抗战历史岂能任意娱乐
打击“靠删吃删”需要挖除“靠山”
夏天,人们的火气就大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击“靠删吃删”需要挖除“靠山”

作者:□张绪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月收入轻松过10万元……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国内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一名26岁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余万元。

  (5人20日《湖南日报》)

  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可谓日进万金。更令人嘘唏的,还形成了“产业”。针对有偿删帖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联合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但有偿删帖依然“强势”,不能不令人反思。

  发帖与删帖,实际上是一个舆情博弈过程。发帖者是为了表明观点、曝光问题。有偿删帖则是为了隐藏问题,消除负面影响。这对于被曝光的机构或个人而言,是成功公关。但对发帖人而言,是在侵犯发帖人的言论自由。对公众而言,却是阻塞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妨碍了正常的舆论监督和公众的知情权。对于亟须构建的良好网络环境而言,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污染源”,这种行为破坏了互联网正常的运行规则,贻害无穷。

  可以肯定的是,有偿删帖背后有一条庞大的链条:公关方—— 删帖中介——网站——网站的管理人员、网络论坛的版主等,而背后是旺盛的“黑色”需求。在互联网+舆情时代,许多单位、个人会紧盯网上舆情,一旦发现有负面消息和腐败问题曝光,便“病急乱投医”迅速联系网站、删帖中介出钱删除。正因为如此,许多公关公司和个人便瞄准这一需求,扮演着掮客的角色,提供网上删帖服务。

  有市场才有产业。有偿删帖根本“污染源”真正在于有些单位和个人舍得掏钱。当有人掏钱,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删帖者为何不蠢蠢欲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所指出:“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之前就有法律人士指出,应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删帖者和背后“买家”的法律责任,加大“拿钱删帖”的违法成本。其实这是说对了。就像超市一样,如果没有顾客拿钱去超市买商品,超市就得关闭。同理,如果没有单位和个人掏钱公关,“靠删吃删”也就没得吃了,有偿删帖“产业”就会自然断链。

  鉴于上述理解,笔者以为,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人员是直接的“黑手”,坚决打击没商量。但这还不够,对那些掏钱让人删帖的单位和个人也不能放过,也要让他们付出更大法律成本。因为作为“买家”,他们才是删帖者背后的“靠山”和怂恿者,删帖“产业”恶之源。也只有“斩草除根”,有偿删帖才不会卷土重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