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小麦长势良好,进入5月份以来,全省的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日前,记者来到国营武陟农场,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在麦田里抽样检查。“当前,小麦的亩穗数和穗粒数已经基本确定,影响产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千粒重了。在这个阶段,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国营武陟农场副场长曾照岭说,农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田间地头,确保当前小麦亩穗数在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做好小麦施肥管理和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曾照岭的带领下,记者与农场工作人员一起进田间、入厂房,感受这个现代化新型农场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农场,顾名思义,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场的主业,以繁育小麦种子为主业。作为武陟县仅有的一家国有农垦企业,国营武陟农场建于1958年,总面积10万余亩。2010年,该农场成立了武陟县新时代种业有限公司,现有种子仓库16座,种子晒场1万余平方米,有两套大型种子精选、分级、包衣、自动分装成套流水线设备和8台移动式精选设备,拥有高标准现代化种子检验室和检测检验设备,有科研实验田100余亩,常年稳定的繁育基地涉及5个乡、15个村,面积达2万余亩。
单纯依靠种植业只能实现农场的平稳发展,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该农场还要有自己的“绝活”。
“我们要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把高效农业作为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曾照岭说,2011年,该农场共种植“8518核桃”140余亩,亩产量达350余公斤,按每公斤核桃12.5元计算,年产值约61万元;2012年,该农场大力发展晚秋黄梨种植项目,种植示范基地的面积达150余亩,盛果期亩产可达230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数十万元。
“这块试验田里种的可是我们农场的‘高科技产品’。”曾照岭指着一块试验田告诉记者,2013年3月,该农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引进了世界上最高产、优质的高端莲藕品种——“南斯拉夫莲藕”,试种面积达20亩,严格按照有机莲藕栽培技术进行精心管理,每亩收益可达1.5万元。以种植莲藕等高效农作物为基础,该农场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有效带动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使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如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该农场从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做起了文章。曾照岭带记者来到古寺春酒业有限公司。这里酒香四溢,现代化的酿酒车间、自动化的灌装流水线和先进的质量检测仪一应俱全。据了解,该公司原来只是一个传统酿酒作坊,在该农场的大力改造下,其产品“古寺酒”三次蝉联部颁名酒荣誉称号,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质奖;“古寺窑”还荣获全国旅游产品的最高奖——金樽奖。
如今,该农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实施了“项目拉动、工业推动、种业带动、酒业驱动”的发展战略,已成长为一家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企业。“成绩是对我们多年来努力的最大肯定。下一步,我们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全省最大的种子企业、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曾照岭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