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的一则新闻让人唏嘘不已:四川省王某带着2岁的儿子去朋友家做客,王某的3个朋友一直逗小孩喝酒,结果小孩在喝下差不多2两白酒后昏睡不醒,两天后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王某的3个朋友涉嫌过失致人死亡,被依法批捕。
众所周知,儿童和青少年不能饮酒。但是在中国, 不少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中,长辈们会用筷子在酒杯里蘸点白酒,让孩子舔一舔,有的直接逗孩子喝上一小口。至于后果怎样,长辈们似乎并不在乎,只是把类似这样的行为当成是与孩子玩乐的一种方式。
网友【无极限】说:“有一次家庭聚会,亲戚逗我1岁多的儿子喝酒,儿子抿了一口,觉得辣就吐了,旁边的大人就哈哈大笑。虽然很不情愿让孩子喝酒,但是毕竟是长辈,我和妻子也不好说什么。想着就那么一点点白酒应该没事,而且我小时候也经常被大人这样逗。可谁知道回家之后,孩子就脸红起来,难受了一晚上,以后再也不敢让孩子沾酒了。”
据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生石威介绍,青少年过早饮酒会对肝脏、骨骼、内分泌有害,酒精对儿童和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会更大。而且,年龄越小影响越大,酒精吸收以后主要是由肝脏把它代谢掉的,小孩肝脏发育不像大人那么成熟,而且孩子的酶的活性是很低的,酒精的代谢很差,容易造成酒精中毒,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瘫痪乃至死亡。
除了逗孩子喝酒之外,在中国类似的“坑娃”方式还有很多,例如“你爸妈不要你了”“你不是你父母亲生的”“你妈妈有了小弟弟,不管你了怎么办”等,用吓唬和欺骗,甚至怂恿孩子做坏事等方法来博得大人们一乐。而孩子却是满脸无辜,或者是恐慌哭闹。其实,这样的语言和方式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市实验幼儿园刘序红老师告诉广大网友,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孩子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健全,因此,家长们的言行左右着孩子们的言行。一些家长甚至以给孩子开玩笑来取乐,尤其是小男孩,认为调皮一些好。殊不知,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方式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因为孩子在生理、心理以及思想上还不成熟,家长错误的玩乐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必然是负面的。因此,俗话说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们在和孩子玩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网友【安静】说:“特别是一些低龄的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应被重视和负责,那么小的孩子因被大人‘逗酒’而失去生命,他的父母应负很大的责任,逗孩子喝酒这样的‘中国式陋习’必须改掉。”
网友【叮当】说:“逗小孩本身没有错,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培养孩子活泼向上的性格。但是以戏弄、伤害的方式逗就是错的。逗小孩应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以使孩子快乐为目的,决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或身体健康。”
网友【清风徐来】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是‘熊父母’的疏忽和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