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 阳 城 上一版3
我有车子“11”号
一部村人传 两岸同胞情
一路欢歌
山阳丽梅
焦作一中:五十多年前的无奈告别
时 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一中:五十多年前的无奈告别

作者:□王明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咱们焦作市区,学生以考上焦作一中为自豪。然而52年前的我,却由于家庭生活所迫,含泪退学,回到农村老家挣工分。

  我家兄弟姐妹五个,人人爱学习好读书,个个都是啃书本的坯。我勤学好问,常会茅塞顿开,收到出其不意的好效果。1959年小升初考试,我荣登榜首,就得益于此。当年我们那个考区包括焦作三中(后改为五中,即现在市特教学校的校址)周围18个村小,另加博爱县的若干个小学的毕业生,我能考中“状元”,很有轰动效应。

  初中3年,我是学校有名的“尖子生”,颇受同学追捧,深蒙老师垂爱。付光武、许昭虎、郭玉敦等老师都热情地为我“开小灶加餐”,他们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推动我快乐地大步前进。初中毕业考试,我囊括各科第一,献上回报老师的厚礼。

  1962年,初中毕业的我,尽管学习成绩很好,可自知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打算报名参加高中考试。15岁的我在老家,带着12岁的二弟和8岁的三弟以及4岁的四弟,或是割了青草去卖钱,一斤草虽仅值一分钱,但这毕竟是人小力薄的我们赚钱的门路;或是挖野菜捋荆籽充饥。一天夜里我似睡非睡中,听到母亲跟哥哥商量我考学的事,母亲无可奈何:“家里累手大,咱是缺粮户,不让她考吧。”哥哥说:“您让她试试,考不上不落埋怨。”于是,我在临考的前一天报了名。

  未曾想,近段时间整天不摸书的我,居然以优异成绩被焦作一高(后更名为焦作一中)录取。这不仅在母校引起强烈反响,在家乡更为轰动,一个瘦小纤弱的农村女孩,竟然力排众雄,考上市里的“大”学!父老乡亲的脸上也觉得有光。

  1962年,我喜悦地踏进一高校门。那年月,家徒四壁、累年缺粮的家庭,节衣缩食供我上学。我每天从府城徒步10多公里去上学,只为节省伙食费。上下学的路上,我争分夺秒,背诵俄语单词及数理化公式。期中考试,我崭露头角。誉满焦作的“小华罗庚”张伟老师发现了会“两条腿走路”文理兼顾的我,垂爱有加,特意把我带到教师资料室,介绍我在那儿看书学习。同时,我也得到了语文、俄语、几何诸科老师的偏爱。为报答师恩,我更加勤奋、认真,迅速进步。高一阶段,我以各科85分以上的成绩,评为当然的“优秀生”。

  1963年,3年自然灾害余患未尽,我家缺少劳力,收获甚微,经常饿肚子。几个弟弟正在长身体,别说读书了,连正常生活下去都很困难。我渴望上大学,而且再有一年多就可以考大学了。但是,残酷的现实不允许我那样。我已经17岁了,我应该承担起姐姐的责任,退学回家挣工分,保证弟弟们继续读书。我独自思忖,打算辍学。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母子们商量我退学的情景。母亲痛心地说:“我就是砸锅卖铁、勒断腰带也要供你上学。”懂事的弟弟边抹眼泪边央求:“姐,咱仨都上学,你上高中,我上初中,三弟上小学,比赛读书吧。”面对他们,我泪眼婆娑,拿起姐姐的样子,毅然决然,慷慨地用自己的辍学来保证弟弟们的学业。

  那天,三弟陪我去一中背铺盖和生活学习用品。卢老师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大门外,拍着我的肩头,声音哽咽地说:“你成绩那么好,考上大学没问题,可惜了。”赵秀荣和几位女同学眼噙泪花围着我,紧紧拉住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告别了焦作一中,走在回农村老家的路上,我默默无语,心中既有辍学的酸楚,又有无私担当的抚慰。再见了,心爱的一中;再见了,呕心沥血培育我成长的恩师们。虽然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农民了,但是,我一定还要坚持在劳动之余读书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弟弟们都很争气,二弟从部队转业后在一家大型企业任纪委书记;三弟在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了郑州大学,后来成为市里的正县级公务员;四弟在部队当上了团长,是我军某基地的“1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