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焦铁路开通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历史铭记这一刻
感受“时代的列车”
高铁穿行过我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受“时代的列车”
——“市民观察团”试乘体验郑焦铁路动车随行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3岁的老人乘坐体验郑焦高铁。
93岁的老八路(中)体验郑焦高铁。
列车员服务很周到。
  看,列车刚一启动时速就达到192公里。
 
   

  “呦,这就到郑州站了?怎么感觉还没说几句话就到了,咱以后去郑州就更便捷啦!”

  “我活过一百岁了,还没坐过这么好的火车,不颠不晃,又快又稳。”

  “郑州、焦作真正实现了半小时经济圈,我看这就是拉动咱焦作城市转型提升的‘时代列车’。”

  “郑焦铁路,是焦作市多年来最受市民关注、最为百姓称赞的一大建设,这件事办到了全市人民的心坎上。”

  兴奋、新奇、夸赞……5月27日,一群身着印有“市民观察团”字样红马夹的人,自登上郑焦高铁列车后,便兴高采烈地谈论起来。

  梦中的期盼 意外的惊喜

  备受全市人民关注与期待的郑焦高铁在即将开通之际,为了让一些市民提前感受郑焦铁路的高速度,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焦作市“十大优秀母亲”、“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老八路、志愿军战斗英雄、革命伤残军人、百岁老人、郑焦铁路沿线动迁户等各界代表20余人,组成“市民观察团”,乘坐体验试运行中的郑焦“新干线”,率先感受郑州与焦作半小时经济圈的高速度。

  “这些天来,小区里、公交车上、晨练的人群中,到处都能听到人们谈论郑焦铁路即将开通的事情。我感觉,这是焦作市多年来最受市民关注、最受百姓拥护的一件事。”老八路白贵元的女儿白海丽在与“市民观察团”成员交谈时说,“我父亲今年93岁了,母亲也80多岁了,我原来想,趁他们现在还能走动的时候,等这趟列车开通后带他们专门坐一次,让他们体验一下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动车的感觉。可没想到,焦作日报记者把电话打到了我家里,邀请我陪父母在郑焦高铁正式运行前免费乘坐体验,这让我太感到意外了,简直像做梦一样。”

  “我也没想到,作为铁路沿线的动迁户,能被邀请提前乘坐这条新铁路线上的列车。看来铁路建设部门和媒体单位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动迁户,这让我心里热乎乎的。”动迁户农民代表李双喜说。

  “我可是差不多每天都要给报社打一次电话,问试乘体验活动能否开展,叮嘱他们一旦成行千万别把我落下。”市人大代表刘宗华说。

  的确,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已接到了许多市民的电话,他们强烈呼吁本报专门组织一次乘坐郑焦高铁的体验活动。为满足市民的愿望,本报有关部门在郑焦高铁进入试运行阶段后,便向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呈报了组织市民代表乘车体验的申请。该申请得到了市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责成市有关部门与郑州铁路局、省城际铁路公司协调,终于促成了这次乘车体验活动。

  新奇的感觉 美好的体验

  5月27日,郑焦铁路动车组试运行第24天。13时之后,焦作站贵宾候车厅门前,百岁老人坐着轮椅来了,胸前挂满奖章的老八路来了,身披绶带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代表、“感动焦作十大人物”代表都来了……

  高铁站台上,一列通体洁白的动车组静候大家登临。14时07分,C2905次动车徐徐启动。

  “列车啥时候开了?我咋没感觉到。”在朝鲜战场光荣负伤的85岁志愿军老战士周炳文,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向后倒退时,才意识到列车已经启动。他抬眼望了一下车厢一端的电子屏幕说,“刚走起来车速就达到每小时198公里了,这车真是又快又稳啊!”

  今年103岁的老人李瑞是坚持自己走进车厢的。坐稳后,老人便开始四处打量,摸摸这儿、摸摸那儿,一脸的新奇感。老人年轻时家住京广铁路旁,她印象里的火车是冒着黑烟的,座椅也是木头的,而现在坐的火车处处都跟原来的不一样。

  终于,老人忍不住小声问起了坐在身边的外孙:“这火车咋跟我原来坐的不一样了,座椅软软的,还能掉过头来,窗户也大了,跑得还这么快,不像以前‘咣当、咣当’地来回晃荡。这是啥火车,票价可贵了吧?”

  “姥姥,您赶上好日子了,这就是咱以后出门要坐的新火车了。这次坐车不要钱,不信你问问列车长。”老人的外孙说。列车长得知车上有位百岁老人,便坐到老人身边询问有什么需求。“您看,这是黄河铁路大桥,这是黄河景区……”列车长指着窗外向老人介绍沿路的风景。

  可是,“市民观察团”中有一位女士却没有怎么去看车窗外的风景,她的眼神多跟着列车女乘务员走。原来她是全国劳动模范、我市公交总公司28路车驾驶员郭爱萍。“我想跟‘高姐’学礼仪,好把公交服务做得更好。”郭爱萍说。

  车厢内,舒适的座椅、整洁的环境、先进的设施、周到的服务,让参与试乘体验的“市民观察团”成员们感到惬意和温馨。拍照、发微信,一些“市民观察团”成员们忙着摆弄手机,想让亲友们分享自己的试乘感受。“朋友圈的点赞都有十几个了,他们说好羡慕我。”“感动焦作十大人物”张景霞说。

  说话间,列车已停靠在郑州火车站。有人算了一下时间:“包括中间停靠几个站点在内,总共用了40多分钟。”另一个人接话说:“这就是以后从焦作到郑州的速度了,一个字——‘爽’!”

  开通“新干线” 憧憬新生活

  15时10分,“市民观察团”乘坐C2906次动车从郑州启程返焦。沿途停靠3站,16时10分,列车抵达焦作站。

  “从去到回,只用了近2个小时,我这是第一次在2个小时之内实现从焦作到郑州的往返。”全国“最美家庭”代表杜青春说,“以前去远的地方,必须先到郑州、洛阳、新乡搭乘火车,现在有了郑焦铁路,就把焦作和京广、陇海等干线铁路网连接起来,这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而且能够拉动我市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郑焦铁路的开通对我市具有里程碑、划时代的意义。”

  “只有实实在在乘坐了这趟列车,才真正感受到焦作步入了高铁时代。半个多小时的行程,这不仅拉近了郑焦两地的生活圈,而且拉近了两地的经济圈,这样的便利与快捷,之前是不敢想象的。”刘宗华说,“这次试乘体验,让我又想起20年前去郑州的艰辛。那时去郑州要走武陟詹店的老黄河桥,必须一大早出门,还得准备好一天的干粮和水,作好黄河桥堵车的准备,一般在天黑时能到郑州就不错了。赶上堵车,甚至要两三天时间。”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要到郑州出差,坐大巴进郑州市区后经常遇到堵车,有一次早上6点多就坐车去郑州,结果还没赶上10点钟的会议。有时候拼车去,凑不够一车人司机不肯走,在市里来回转圈,耽误了许多时间。所以,去郑州我都不知道要打多长时间的提前量。现在好了,有了高铁,40多分钟就到了郑州市中心,突然感觉郑州就在家门口。”张景霞说。

  “我的感觉是,这不仅是郑焦之间一条高效、快捷、节能、环保的快速通道,而且是撬动我市融入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群的强有力杠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加快我市实现城市转型提升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市政协委员赵凤祯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为焦作现在和长远发展办了一件最给力的事。”

  “我开的公交车去年已换成新能源的了,今天又乘坐了快捷、舒适的高速列车,我感到咱们焦作市民的出行条件正在发生巨变。其实不仅是交通方面,城市水系、太行山南麓生态绿化带等十大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都是市委、市政府在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相信,咱们的家园会更美好,焦作人民生活会更美好。”活动即将结束时,郭爱萍专门找到记者,道出肺腑之言。

  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水涛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陈作华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