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龙台村群众探索废弃苹果窑洞再利用
全力做好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
围绕经济民生等课题献计献策
图片新闻
设立驻外联络处 拓宽招商主渠道
武陟县纪委对被调查人 进行“私人定制”式审理谈话
喜开镰 尽开颜
图片新闻
丹河电厂项目 建设委托管理等三项合同正式签订
华美实业: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开镰 尽开颜
——我市小麦开镰见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六月的怀川,又迎来了一个金灿灿的收获季节。

  昨天,我市沿山一带和岭区、滩区的麦田已经开镰收割,拉开了三夏生产的大幕。

  从山上山下,到岭上滩里,怀川大地麦浪滚滚、机车轰鸣,好一派丰收美景。

  农民笑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马村的麦地里,不少群众在自家地头的树荫下,轮流等着收割机收麦,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一台大型收割机,一路欢歌,从作业的麦田开到地头,卸粮斗对准三轮车载货车箱,机手一加油门,金灿灿的麦子就从收割机的储粮仓里吐了出来。

  “大姐,你家今年种了几亩麦子?”记者问。

  村民胡全喜一边招呼着卸自家麦子,一边笑呵呵地说:“三亩半。”

  “一亩能打多少斤麦子?”

  “少说得这些。”她伸出右手掌一翻说。

  “一亩500斤?”记者不解地问。

  “这手一翻,是500公斤,每亩比去年能多打10公斤。”她接着说,“三亩半,今年能收1750公斤小麦。”

  “这地不算好,收成真不少。”记者说。

  “八十三,麦丰年。”一旁帮忙的村民接过话茬解释说,“八月种麦,十月过冬,三月返青,三场透雨,打下了丰收的基础。天帮忙,加上人努力,才有了这个好收成。今年沿山一带的小麦长势很好,亩产都应该在千斤以上。”

  “今年全市夏粮生产由于领导重视,惠农政策好,良种全覆盖,管理措施到位,在连年丰收的基础上有望再创新高。去年,我市小麦单产突破557.6公斤,今年271万亩小麦平均单产可比去年增产七八公斤。”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长青说。今年小麦生产能再创新高,缘于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小麦高产创建、科技创新和推广集成技术。

  村干部笑了:“一条龙”作业,省心省力

  农谚有“麦熟一晌、虎口夺粮”之说。

  记者在沿山一带采访时看到,许多干部群众不慌不忙,看不到一点过去收麦的热闹场景。

  在修武县七贤镇西夏庄村南,4台小麦收割机正在这片400亩的麦田里收麦,边收割、边秸秆还田,玉米播种机跟在后边播种。

  “收割、还田、播种一条龙作业,村干部省心了,群众省劲了。”西夏庄村干部张忙成说,“现在群众收麦,到地里一站,一指地块,不大功夫,小麦就拉回家了,玉米就种上了。从收到种,半天搞定,还是全免费。”

  “为啥干部群众都不忙了?”村民王保运说,“过去人找机,现在机找人。早在麦收前,村干部就领着有机户上门见面了,从收到种,还签订了作业订单。手中有订单,收种不作难,还慌什么呀?”

  “为啥干部群众不忙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准备充分。”市农机局办公室主任王庆福说,市里早在4月29日,就制订了三夏农机生产方案、机具调配方案、应急预案。今年,我市组织5000台小麦收割机投入作业,确保小麦机收率98%左右,一条龙作业面积和订单作业面积都要达到80%以上,确保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播种一块。

  机手笑了:收入丰,服务好

  在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办事处东马村的麦地作业的机手王小拴,是从新乡市原阳县来参加我市小麦机收会战的。

  “俺有2台收割机,现在刚开镰活少,收一亩麦35元,一天能收割七八十亩。过几天活多了,一亩能收40元,两台收割机干一天就能收入6000多元。一个麦季下来,少说也要收入十几万元。”

  金香农机合作社今年投入三夏生产的收割机有110台,其中29台是来自内蒙参加跨区作业的。该合作社经理原金香说:“从6月份河南开始收麦,下山西、过河北、穿内蒙、到甘肃,一直干到10月份,今年收入不会少。”

  “在焦作收麦,免费管吃管住,服务真好。”来自内蒙的机手张强说,“我们是金香农机合作社的社员,从内蒙来这边收割小麦,吃、住、维修、联系活,啥都不用愁,就是一门心思挣大钱。”

  为了给机手服务好,我市农机部门想了不少好办法,开通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组建了20个农机抢修服务队,开通了24小时值班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为机手提供便捷的技术、维修等服务。通过网站、手机短信等把农业作业信息、气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不间断地向广大机手播报,引导机车高效有序流动作业。(本报记者 杨仕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