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焦铁路开通纪念特刊 上一版3
“我从列车看变化”
铁路人 铁路情
相约陈家沟 品味太极拳
火车司机的苦与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路人 铁路情

作者:本报记者 王水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现在就想在家门口看看动车,真希望郑焦铁路快点开通。”6月6日下午,在解放区道清里社区,说起对铁路的感情,85岁的张恒久兴奋地对记者说。

  张恒久是地地道道的铁路人,19岁时他被分配到了焦作北站工作,做过调车员、抄号员、车站值班员、调度等多项工作。

  张恒久说,由于当时火车智能化低,几乎每项工作都得人工完成,当时哪节车厢装什么货物,哪节车厢要运往何方,都得人工抄记核准。这就要对停靠在车站的每一列车厢的编号抄下来,然后确定这些列车运往何方。“当时抄车号一天都在道砟上走来走去,这样特别废鞋,平均一个月就会穿破一双鞋。”张恒久回忆道。

  后来,张恒久又担任了车站值班员,当时通信设施落后,区段之间还是使用人工闭塞手续,办理闭塞、发出通行信号是车站值班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为车站值班员,在办理闭塞时,必须确认区间空闲,才能给来站方向的路签机送电,火车司机才能拿到路签凭证。

  “接车前,车站值班员必须亲自或通过有关人员确认接车线路空闲、进路道岔位置正确、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经停止后,方可开放进站信号机,准备接车;发车前,车站值班员得检查确认进路道岔位置正确、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经停止后,方可开放出站信号机,交付路签凭证。”张恒久说。

  “当时站与站之间都是通过电话联系,想直接与火车取得联系只能在到站的那个间隙,如果要给司机行车指示,就得提前电话通知上一站,由上一站写成纸条等司机到站时交给他,然后司机按纸条指示行车。”张恒久说,“例如要求火车从待王站至北站减速慢行,就得提前电话告知待王站,然后等到火车到站后,由待王站值班员把写有行车指示纸条交给司机。”

  张恒久还记得1957年焦作遭遇大暴雨,山洪暴发,当时焦作市区积水严重,焦作北站也因洪水而一度瘫痪。“当时股道的积水已经与站台齐平,车站内堆积的空汽油桶在水里漂的到处都是,当时车站一边组织自救还组织人力帮助其他单位抢险救灾。”张恒久回忆,“当时车站的电力设施少,所以在洪水过后一个星期左右车站就恢复了正常。”

  1958年张恒久成为车站调度,负责车辆分配等工作。由于当时焦作只有一条焦新线与外界铁路网联系,我市又是煤炭城市,煤炭运输及其紧张,为了保证最大限度运煤,张恒久就得根据各个煤矿的产能为焦作几个大型煤矿分配车辆,然后再将一个方向车辆组装到一块,统一发往新乡,然后再发往全国各地。

  “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国大炼钢铁,煤炭需求量大,当时焦作北站一天就要发好几列运煤车。焦作的煤炭质量好,一般都运往上海、武汉用作当地的生活用煤。”张恒久说。

  1987年,张恒久退休,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张恒久依然关注着焦作铁路发展。“我在车站了一辈子,见了各个时代的火车,但只有在电视上看见过那么漂亮、那么快速的动车,希望尽快开通,我想坐上去感受一下。”张恒久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