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首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好的事物和现象,要培养孩子发现生活美好方面的良好习惯;而对于不如意的事情要让孩子学会忘记、谅解、宽容,同时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还要基于孩子的能力水平,培养孩子服务家人、同伴和班集体的意识,让孩子从小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拥有阳光心态,奠基幸福人生。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意志力、上进心。家长要用一种期许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及其言行,给孩子以可能性发展的机会、空间,期待他们的成长。
第三,要重视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感、秩序感、合作意识和节约意识等。家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健康的亲子关系、家庭伦理的建立,都会帮助孩子更好适应社会,形成具有良好社会性的个性品质。日常生活中,父慈子孝,温馨的亲子交流,带孩子排队上公共汽车,让孩子和小伙伴共同抬张小桌子,节约使用幼儿园的手纸,想办法让小伙伴愿意和自己玩耍……这些小事中积累的经验,都会积淀为孩子日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第四,要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等。实际上就是强调家长要尊重孩子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珍视生活、游戏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所以,家长要通过创设环境为幼儿创造可以直接感知、体验、操作、探究游戏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第五,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行动力,敢于做,坚持做。动手是孩子动脑思考的开始、形成智慧的源泉,只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生活中择菜、端饭、洗碗、抹桌等很多家务活儿,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或和家长一起做;克服困难和惰性,坚持不懈做好一件事,是孩子人生持续发展的重要品质,所以让孩子天天坚持养花喂鱼,用自己的方式记日记等,对孩子成长价值很大。
第六,给孩子适宜的爱,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学前时期孩子尤其爱模仿,家长的情绪表达方式、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积极乐观,孩子乐观;家长敢于实践,孩子也不怕困难;家长爱助人,孩子也善良。所以,改变孩子必须从家长积极改变自己开始,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姜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