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焦铁路开通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云之志 落地开花
工业强镇 农业富镇 生态立镇 休闲活镇 和谐兴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市化工镇
工业强镇 农业富镇 生态立镇 休闲活镇 和谐兴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禾正茂香梨丰收。
  三联种植合作社工人采摘杏鲍菇。
  梨花节助推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展。
  创新于该镇的孟州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四联五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图为横山村村民展示党员服务联系卡。
  “生态化工、美丽化工”坚守蓝天碧水不动摇,实现区域发展与生态绿色同步。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杨永胜

  孟州市历来有“孟州农业看化工,化工农业有亮点”之说,农业大镇、强镇的化工镇如今在“工业强镇、农业富镇、生态立镇、休闲活镇、和谐兴镇”的道路上转型提升,换挡提速,大步向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特色农业、社会稳定、党的建设上开拓创新,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该镇先后获得“焦作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焦作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单位”、“焦作市文明乡镇”、“孟州市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单位”、“孟州市项目建设先进乡镇”、“孟州市优化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孟州市农业综合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转

  该镇在走向工业强镇的道路上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发挥优势,招大引强。通过发挥该镇的土地、资源、劳动力、服务等优势和各村能人作用,通过资源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种渠道,仅去年就吸引了洛阳通预新奥煤层气、正顺建筑保温材料、三联种植合作社食用菌等一大批项目落户化工。优化环境,品牌服务。该镇实行班子成员包企业、包项目制度,为每个项目配备服务小组,从土地协调到手续办理,从项目奠基到建成试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去年以来,该镇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分别为投资3.5亿元的洛阳通预新奥煤层气输配有限公司煤气管道及气站项目;投资8500万元的河南省正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建筑保温材料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孟州市三联种植合作社年产1万吨食用菌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孟州市长林木业年产5万张细木板皮项目;投资1800万元的横山村委中药材加工项目;投资1600万元的孟州市肥得旺养殖场年存栏2500头肉猪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孟州市牛王芃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存栏500头肉牛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海纳川技改项目;投资800万元的禾正茂年储存2000吨果品冷库项目;投资600万元的石井村道路改造项目;投资600万元的海头村花生加工项目。入驻孟州市高新区亿元项目有总投资8亿元的年产20万吨MTPG(甲醇制汽油、石脑油)项目。

  农业富镇: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

  该镇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壮大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突出发展农业特色。特色农业更加明显。通过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目前,该镇已初步形成三大特色农业龙头和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群。三大特色农业龙头以鸿基农牧、禾正茂丰润园、三联种植合作社为主;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群以海头、东孟、西孟为主的花生加工产业群,以许庄、云水、横山为重点的药材种植产业群,以宏杉木业、远大木业为主的板材加工产业群,以西孟港、横山为主的蔬菜种植产业群,以三联种植合作社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产业群。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新发展山药种植2500亩,地黄种植4000亩,花生种植6000亩,中药材种植4500亩,小杂果种植502亩。扎实推进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8453亩。持续发展合作社建设。去年新增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家。目前,全镇合作社达55家、家庭农场2家,其中被评为焦作市明星合作社1家、龙头合作社2家、示范合作社4家。狠抓落实林木产权。通过落实产权、责任到人,全镇去年以来新植树木41200株,成活率达90%以上。各项惠农工作有序开展。去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农机等惠农补贴共617万元;太阳能补贴45户。

  生态立镇:生态示范打造碧水蓝天

  近年来,该镇始终围绕“绿色化工、生态化工”的总体目标,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始终把创建省级生态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目前,按规划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同时完成杜庄、许庄、石井3个生态创建村建设工作。

  该镇保护蓝天碧水。工业上持续坚持生态与效益同步,保持对小皮毛、小炼油等污染企业的高压态势,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努力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镇积极向生态示范乡镇转。实施环卫设施工程,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镇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全镇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覆盖率达9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实施绿化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全镇18个村通过卫生验收达标,达到市级生态村标准;实施环境执法工程,确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100%;实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和沼气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

  休闲活镇:休闲旅游增色美丽乡村

  该镇加大投入,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以焦作市示范村许庄村、孟州市5个示范村、化工镇5个示范村为重点,整治十乱现象,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目前已投入资金210余万元,用于新修道路、硬化道路;配备垃圾车、垃圾桶;墙体涂白美化、张贴喷绘;铺设道牙、花砖;安装护栏、栅栏;清理排水沟、新置盖沟板;修复残墙断壁等,目前镇、村面貌已明显改观。同时,投资2000万元的海头村龙首小区三期工程已完成内部装修并交付使用;投资500万元的化工变电站项目已完成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目前,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该镇重点依托焦作市禾正茂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设丰润园,目前占地3000余亩,形成了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由于豫北著名的沿黄河农业休闲旅游胜地,仅今年梨花节就吸引省内外游客近3万人前来观光旅游。三联种植合作社以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为主,规划了食用菌采摘、观赏食用菌种植等休闲旅游项目,目前已经启动,将于今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和谐兴镇:民生为本坚持全面发展

  该镇以民生改善为基本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乡、全面从严治党为指针,全面发展。

  该镇教育投入继续加大。该镇孟州一中录取122人,创历史最高,位居11个乡镇办事处第一,荣获市政府教育质量奖奖金43400元。医疗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推进。去年随访9738名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患者16381人次,对全镇3975名0~6岁儿童、3563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优惠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参合率达到99.8%。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做好低保、优抚、残疾、五保、高龄老人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去年共发放惠农资金343.1万元。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覆盖率达96%,顺利通过焦作市验收。加大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力度。在海头、新北、后街、晁庄、许庄新建安全饮水工程5个,新打饮水井5眼,有效解决了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去年,通过镇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武装部等部门和各村的不断努力,全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建立村组矛盾化解网络,通过镇村干部周一例会和日常排查,将初发性矛盾解决在基层,去年以来,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截至目前,共排查调处各项矛盾纠纷56起,调解成功56起,成功率达100%;上级共交办案件15起,已全部办结。同时,健全了安全监管网络,创新了社会管理。

  该镇从严治党,围绕“四风”问题,突出作风建设,抓学习,抓查摆,抓整改,抓督促,抓作风转变。同时,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孟州市目前全面推行的“四联五服务”最早来源于该镇、创新于该镇、发展于该镇,已经成为该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受到河南省、焦作市组织部门的高度赞扬。同时,该镇认真抓镇领导班子建设,抓村级班子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抓项目考核,抓节约型机关建设,抓达标升级活动,使该镇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呈现出良好局面。

  本栏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王秋生、杨永胜摄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