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业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我市俩项目获省级专项引导资金支持
我市开展电子商务企业情况调查
V血拼网电商平台落户孟州
微信助销 果农笑了
最后一公里
π创客空间掘金路演首秀
国务院部署四大举措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创客的激情和理性
农村电商发展座谈会今日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助销 果农笑了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通讯员 闫春娟

  傍晚时分,初夏的热浪退去,孟州市赵和镇上寨村村民行高臣的桑葚园里却热闹非凡。记者来到行高臣的桑葚园,园里密麻如织的青叶参差错落,一颗颗硕大、鲜嫩的桑葚挂在枝头、若隐若现。树下随处可见或一家三口,或结朋引伴的“城里人”前来游玩采摘。“销路这么好,多亏了孟州电视台微信平台,前几天,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说起现在的“热闹”景象,行高臣言语里充满了感激。

  原来,几年前,行高臣从电视上看到桑葚是个好东西,被称为“民间圣果”,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营养价值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就动起了种植桑葚的念头。2011年,他流转了6亩土地,建起了桑葚园,当时看着价格比较乐观,没有考虑市场销路问题。今年是盛果期,亩产估计要在1500公斤左右,可是,果树增产了,老行却愁了。“酒香也怕巷子深”,来进货的客商都说老行的果子质量好,可是,销路不畅,眼睁睁看这么好的果子,又要烂到地里了。“俺急得没办法,就给孟州电视台打了个电话,谁知道,当天记者就来了。”说到这里,老行有些激动。

  “看到果农那么着急,6月5日,我们就试着在孟州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了题为《赵和镇上寨村:桑葚丰收讨人喜 卖不出去果农愁》的消息,谁知道,信息发布当天,点击量就达到了1.9万次,6月7日,点击量达到3.3万次。目前,该信息的点击、转发量已经突破6万次,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一个距离近、有需求的庞大客户群迅速形成。”孟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孟州电视台的微信平台真是帮了我大忙,这几天,来园里游玩、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温县、沁阳等周边县市的客商也不少。看来,我也要跟着年轻人学学用微信、做微商,利用这些‘新武器’了……”谈起新媒体的影响力,行高臣万分感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