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闫春娟
傍晚时分,初夏的热浪退去,孟州市赵和镇上寨村村民行高臣的桑葚园里却热闹非凡。记者来到行高臣的桑葚园,园里密麻如织的青叶参差错落,一颗颗硕大、鲜嫩的桑葚挂在枝头、若隐若现。树下随处可见或一家三口,或结朋引伴的“城里人”前来游玩采摘。“销路这么好,多亏了孟州电视台微信平台,前几天,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说起现在的“热闹”景象,行高臣言语里充满了感激。
原来,几年前,行高臣从电视上看到桑葚是个好东西,被称为“民间圣果”,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营养价值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就动起了种植桑葚的念头。2011年,他流转了6亩土地,建起了桑葚园,当时看着价格比较乐观,没有考虑市场销路问题。今年是盛果期,亩产估计要在1500公斤左右,可是,果树增产了,老行却愁了。“酒香也怕巷子深”,来进货的客商都说老行的果子质量好,可是,销路不畅,眼睁睁看这么好的果子,又要烂到地里了。“俺急得没办法,就给孟州电视台打了个电话,谁知道,当天记者就来了。”说到这里,老行有些激动。
“看到果农那么着急,6月5日,我们就试着在孟州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了题为《赵和镇上寨村:桑葚丰收讨人喜 卖不出去果农愁》的消息,谁知道,信息发布当天,点击量就达到了1.9万次,6月7日,点击量达到3.3万次。目前,该信息的点击、转发量已经突破6万次,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一个距离近、有需求的庞大客户群迅速形成。”孟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孟州电视台的微信平台真是帮了我大忙,这几天,来园里游玩、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温县、沁阳等周边县市的客商也不少。看来,我也要跟着年轻人学学用微信、做微商,利用这些‘新武器’了……”谈起新媒体的影响力,行高臣万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