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15时整,一场特殊的考试在马村区工人村小学举行。
考生:马村区7个街道的183名机关干部;考试内容: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知识;考试形式:闭卷。
凭准考证入场,不带手机,不拿资料,一人一笔一卷,考得好不好,要看真本事。
区委常委部门负责人监考,区领导巡视,考试成绩排名并在全区通报,考试不过线得补考。
很多干部说,这样严格的“裸考”多少年没遇到了,想糊弄过去、走走过场还真不行。
其实,这样的考试,在马村区已是第三场了。之前,该区县级干部和全区283名机关、办事处的科级干部已考过两场,区委书记翟耀南和区委常委带头参加了考试。据了解,这样的“三连考”在全市还是首家。
为什么要“三连考”?
翟耀南说,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主要包括村(社区)和乡镇(街道)两个层次,核心是服务人民群众,重点是解决基层存在的影响发展、影响民生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对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知之不多或不求甚解,又怎么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以考促学,学以致用,对干部、对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一“考”,更是落实好“三严三实”的有力保障。
很多干部对“三连考”的“虚功实做”感受颇深。
一位机关干部说,这样的理论考试过去大多是搞个形式,这次真的不一样。考前,区里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有关知识编写成复习题,通过网络平台发送到各单位。考中,考场秩序非常严格,个别干部夹带纸条被巡视人员当场没收卷纸,并将全区通报。“人是有惰性的,通过这样的考试,倒逼我们转变工作作风,少点支差应付,多点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这位干部说。
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和机制、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和机制、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和机制、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样样关乎民生民情。演马街道机关干部马长明说:“我们工作在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只有把上级的政策吃透弄懂,才能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贯彻好、落实好。”
一张考卷,倒逼干部学得进、用得上、下得去,考出了干部活力,也考出了老百姓的满意度。
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西街3号楼前面空地高低不平,一遇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群众对此意见很大。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秀叶活学活用,采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方法,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居民会议、社区两委会动议等形式,最终组织居民集资1000余元对路面进行了硬化,解决了这一久拖未决的问题。
安阳城街道西韩王村以前是全区有名的上访村,按照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和机制相关要求,该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每天都有街道、村干部坐班,现场解决村民提出的问题;不能现场解决的,由村干部或街道干部代办。群众有地方说理,有人解决问题,越级上访事件基本杜绝。
“‘三连考’考得不仅是党建知识,更是干部转作风和勇担当的精神。干部往前多走一步,群众的满意就多一些,我们也会越来越出彩!”马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葛建忠说出了干部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