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视 觉
六月启程
童年的门
无与伦比的震撼
花草童话(组诗)
冬 韵 (国画)
别让网络捆绑你的生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与伦比的震撼
——评电影《狼图腾》
作者:□李卫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早就听说小说《狼图腾》改编成了电影《狼图腾》,虽然很期待,但过去一次次的观影失望让我对这部电影也不敢抱太多期待。中国的导演拍不好动物主题电影,更拍不了关于狼的电影,因为在急功近利的电影生产模式下,我们不可能长时间精细雕琢,好在制片人有自知之明,请拍出过《两只老虎》和《熊》的著名导演阿诺来执导。我在期待之余还有一些担心,会不会导演把电影拍成动物世界的节奏。没想到,这些疑问在我看完电影后自然消解了。

  看电影《狼图腾》,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和我曾经的研究生黄鑫一起走进了电影院,在观众爆满却难得鸦雀无声的环境中度过了两个小时。影片结束,我依然没有从震撼中解脱出来,盯着字幕沉默良久说出一句话:这是我这几年看到的最好的电影,真令人震撼!影片故事情节、画面冲击力、声音的震撼力、文化的影响力、娱乐的观赏力、商业运作力都在“狼”的主题下达到了完美融合。

  影片的叙事是单一的,情节是弱化的。影片根据小说的叙事情节讲述了北京知青陈阵对狼由恐惧到敬畏再到迷恋,进而收养一个狼崽,待狼崽长大后又放回草原的故事。在《狼图腾》中,人只是贯穿故事的线索和符号,真正的主角是狼。习惯于以人的命运情感为主体的电影被动物所代替,人们从情感认知上感到不习惯,但能感到新奇和另类,这也是《狼图腾》题材制胜的原因所在。就连爱哭闹的孩子也瞪大眼睛不吭不响地看着银幕,看着银幕上的狼、羊、马。孩子们没有成人的文化思维,但是能看到真实的动物世界。所以,选择狼题材的电影,本身就是挑战和孕育着新的成功。狼有性格,狼有情感,但没有人类表达丰富情感的语言。好在电影不是电视剧,电影是“看”的艺术,很多表达是靠镜头语言来完成的。在《狼图腾》里面用特写镜头和动作场面来表现狼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就成为一种常态。关于狼的眼睛的特写:有警觉,有凶残,有哀伤,有温情……当狼注视着人类时,目光是警觉的;当狼注视着羊群等猎物时,目光是凶残的;当狼注视着狼崽被人抛向天空时,目光是哀伤的;当狼守卫者自己的孩子时,目光是温情的。狼的声音上的处理也很到位。狼失去幼崽时的悲鸣长啸,狼群准备攻击时的瘆人的野嚎。狼动作上的敏捷和执着,性格上的残忍和凶悍是靠场面表现出来的。

  《狼图腾》中最震撼人的场面,具有好莱坞大片的观影效果,让人屏住呼吸、瞪大眼睛、脑子一片空白的是狼追马群的大场面:狼向狂奔的马群发起攻击,狼在群马奔腾中追逐和厮杀,上演了狼、马之间的速度与激情,场面持续了10多分钟,紧紧抓住观众眼球的10多分钟,最后以狼把马群赶到冰湖里冻僵而死的惨剧结束。与此类似的场景是狼追杀羚羊的镜头。狼把团队协作、凶残勇猛、速度快捷的行为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个场景是狼爬上高高的羊圈屠杀羊群的镜头。高高的羊圈让狼一次次攀爬,一次次失败,但狼的执着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使狼群一遍遍失败,又一遍遍攀爬,狼的执着终于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攀越,屠杀了羊群,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对人类的报复。

  有人指出《狼图腾》有情节叙事不连贯和人物情感弱化等问题。我觉得,一部以狼为主题的影片生动形象地塑造了狼的形象就是巨大的成功,我们要改变中国式的无类型化和面面俱到的电影思维。电影不是小说,电影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难以做到多头叙事和情节天衣无缝的连贯,跳跃、跨越、镜头、场面是电影区别于小说的基本特征,可读性、复杂性和想象力是小说的长处,直观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是观众对电影的基本诉求,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狼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与自然之间,都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电影虽然以狼为主题,但还是用文化的标签解读了狼与自然、狼与人类的关系。人文背景中的文化大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只是导演对时间和环境的交代,影片对此处理地很好,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过多纠结。

  影片重点解读的是平衡:自然与自然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自然与自然的平衡是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草原、羊和狼。如果没有狼或者狼太少,狼就不能对羊构成威胁,羊就会泛滥成灾,就会吃光草原上的草,使草原变成荒漠。所以,狼、羊、草原需要共同存在,以维系和谐的生态环境,没有草原就没有羊,没有狼就没有草原,这就是不可违背的自然法则。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生活在大草原的土著居民懂得对狼的敬畏和感恩,他们把狼作为民族的图腾。现代政治环境下的人们,在给草原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没有看到狼存在的必要性,把狼视为天敌,开始对狼实行残忍性的、灭绝性的屠杀。先是有指标的掏狼崽,然后忏悔似的抛向了腾格里;然后把狼为狼崽过冬储存的羊肉全部掠夺,人类的行为威胁了狼的生存,激怒了狼的凶残本性,狼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把报复的对象选择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马和羊。狼的报复更激怒了人,人们开始动用汽车、炸药和枪对狼进行灭绝性的杀戮。最终,人胜过了狼,但人类赖以生存的草原却在不断减少和恶化,人最终自己报复了自己。

  影片值得关注的还有主人公陈阵。他出于对狼的好奇和迷恋,以一种温情的方式维系人与狼之间的平衡,他耐心地精心呵护着小狼,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着小狼。但是,他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就像老爹说的那样:狼是神,你却要把它变成奴隶,狼最终咬伤了他,咬伤了孩子,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狼要被真正驯化了就变成了狗。小狼最后还是返归了草原,诀别了陈阵,只不过在人的臆想中化为了天狼。

  我之所以说《狼图腾》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电影,不仅仅是遵循影片制作、商业发行上的国际规则,关键在于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上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世情结。中国的文化很自我、很悠久、很自成体系,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价值观,和儒、道、释合一的意识,使西方人很难理解和接受。我们走向世界的电影不是武打功夫片,就是迎合西方人对中国落后的认识。《狼图腾》向世界推广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与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是整个世界共有的认知。

  拍好一部大片不仅要有执着的艺术追求和一丝不苟追求精品的意识,更要有团队合作和娴熟的商业运作。《狼图腾》这部电影仅策划就用了10年时间,驯狼用了5年,拍摄用了3年,投资3亿元,仅从影片最后的字幕,我们就可以看到拍摄团队有近千人。感谢阿诺为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作出的贡献,也为中国的导演继卡梅伦后又竖起了一个标杆。一部在观赏性、文化性、娱乐性、商业性结合地近乎完美的影片是值得震撼,值得观看,值得珍藏,值得回味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