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建成“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其中,“一横”(徐州—郑州—西安—兰州客运专线)和“一纵”(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将在郑州形成一个大“十”字架,未来郑州将成为“米”字形高铁枢纽。这意味着,在郑州坐高铁不只是“走四方”,而是“通八方”。
这个“米”字如何写?据有关消息称,未来郑州至太原、郑州至济南、郑州至重庆万州、郑州至合肥的客运专线也将逐步建设,“十”字就会变成“米”字,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3.5亿人口;7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7.2亿人口。这两个圆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两小时高铁交通圈。
2014年9月,商(丘)合(肥)杭(州)高铁的开工,不仅对商丘、对沿线城市意义重大,对于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郑(州)合(肥)高铁建成后,通过商合杭高铁,郑州可直达杭州;郑(州)徐(州)高铁建成后,和商合杭高铁在郑州交会,不仅郑州到合肥多了一条高铁通道,乘客通过换乘列车,可便捷直达郑西、京广等沿线城市。
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更好地服务于航空港发展,支撑中原经济区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空间开发格局。
在郑州“米”字形高铁枢纽建设中,“一竖”是京广高铁,目前已贯通;“一横”是徐兰高铁,目前部分路段已通车运营;“一撇”是郑万高铁,有望于年内开工建设;“一捺”是郑州经周口至合肥的高铁,项目今年5月底完成预可研报告,今年年底力争完成可研报告。
国家发改委2013年已批复的郑合客专的项目建设书显示,线路经由许昌、周口、阜阳三地,沿途设置鄢陵、西华、周口北、项城、沈丘、界首、太和北7车站,平均站距24公里。该项目的预留时速为350公里。
“米”字形高铁枢纽上边的两“点”,分别是指郑州至太原和郑州至济南高铁项目,拟纳入郑州铁路局“十三五”规划中。
铁路网越织越密
未来几年,在河南境内,铁路网的编织将会越来越密。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不仅构筑起了以郑州为中心的运输大通道,还将成为郑州航空港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巩固和强化郑州在全国铁路中的“心脏”地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京广、郑西高铁的贯通,高铁逢郑州高铁东站必停,郑州将当仁不让成为全国铁路“双十字”坐标点,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名列第四位的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而“米”字形快速通道网络一旦建成,郑州至合肥铁路与郑州至太原铁路衔接可形成华东、长三角地区经中部与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华北、西北诸省的直通铁路通道,有效缩短运输距离。郑州至济南铁路与郑州至重庆铁路衔接,可形成由我国环渤海地区经山东半岛、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至东南亚、孟加拉湾的新的国际出海铁路运输通道。
有关人士认为,在新的国家经济布局上,郑州的交通地位又重新得到提升,在国内,打通区域联系通道,意味着未来将形成郑渝、郑西、郑银、郑太、郑石(京、津)、郑济(青岛、哈尔滨)、郑合(沪、宁)、郑武(粤、深)、郑徐(连云港)等九大高等级的国家综合走廊,并最终在郑州交会,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枢纽网络,加上即将“晋升”的枢纽“新贵”商丘,河南有望进入高铁“双枢纽”时代 。
不难发现,实际上该规划就是在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的基础上增加了宁西、京九、菏泽至兰考3条高铁。如果按照项目重要性来排序,郑州“米”字形高铁网毫无疑问是最靠前的,而其中徐兰、京广已经建成或者即将通车,郑(州)万(州)、郑合开工在即,郑(州)太(原)已通车到临近省界的焦作。
也就是说,河南省“十三五”上报国家的高铁项目里,郑州“米”字形只剩下郑太(焦作至太原段)、郑济2条,郑万、郑合开工在即,郑太(焦作至太原段)、郑济将占据河南省“十三五”新建高铁项目的前2位。
建设郑州至徐州、至万州的客运专线,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至太原、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建成郑州—焦作、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开封、新郑机场—登封—洛阳等城际铁路;规划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洛阳—平顶山城际铁路。将来,不论是到西安看兵马俑,还是去武汉赏黄鹤楼;不论是去合肥探三国故地,还是去北京游故宫;不论是到济南体验“72名泉”,还是到重庆游三峡,从郑州出发,都只需2个多小时。
打造两小时高铁交通圈
郑州,恰好在中国铁路网的“双十字”架上,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3.5亿人口;7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7.2亿人口。这两个圆,都在两小时高铁交通圈内。
建设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等铁路,规划研究郑州至太原、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加快构筑高效连接的“米”字形铁路网络。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郑州的定位相同:我国将建成“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其中的“一横一纵”将在郑州形成一个大“十字架”: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和徐州—郑州—西安—兰州客运专线在此交会。所以,以郑州为中心将建成“双十字”铁路客运枢纽和“米”字形客运专线网络。
上午到北京办事,中午能回到郑州与朋友小聚,晚上可到西安吃泡馍,这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现实。
如果郑州至万州(重庆)、至合肥、至太原、至济南铁路线建成,将形成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
也就是说,未来由郑州乘高铁至徐州、合肥、济南、太原等周边城市,都将缩短至2小时左右。
不仅如此,客运专线和国家干线铁路也将形成一个运输网络,这样,郑州通往西南、西北、东南、东北方向等全国各个城市,其时空距离都会比现在缩短不少。
半小时内做客省会
如果问郑州到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漯河、平顶山需多长时间?答案是半小时。郑州到南阳、安阳、三门峡、商丘等其他省辖市又需多长时间?答案是1小时。
规划建成郑州—焦作、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开封、新郑机场—登封—洛阳、聊城—济南城际铁路;规划建设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洛阳—平顶山、阜阳—六安、宿州—淮安城际铁路。
早在2009年年底,《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等9个城市及其所辖县市的全部行政区域均纳入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最终城际铁路将超过1000公里。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为“十”字形加“半环”形。以洛阳—郑州—开封、新乡—郑州—漯河为主轴,以新乡—焦作—济源—洛阳、洛阳—平顶山—漯河为发展轴,以郑州—焦作、平顶山—许昌为连接线,线网总规模为1049.7公里。其中,近期规划(2020年)要达到495.2公里。
现在,中原城市群的连接还主要依赖公路。但将来,从郑州出发,到达中原城市群的任何一城市,除了高速公路以外,主要靠的是城际之间的铁路。城市群中的全部9个省辖市,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中原城市群“紧密层”主要城市的半小时交通圈。
目前,郑州到开封、焦作的城际铁路已经建成。如果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工程进展顺利,建成通车大约到2015年年底。
高铁,能改变原有经济格局。以前,到周边城市出个差,坐火车去还得住一晚上,等京广、徐兰高铁建成后,将来到周边城市当天能随时逛个街再回来。那时的郑州依然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但火车早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火车,而是高铁,是城际轨道交通。
那时将形成更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尤其是河南省城际铁路网的建设和运营,必将加速中原城市群的融合,把原来的理论融合、规划融合、政策融合,通过城际铁路网的构建,逐步向人员融合、项目融合、商务融合甚至生活融合等方面转化。
郑州“双十字”交通枢纽的建成,将提升郑州的枢纽和辐射作用,可放大城市经济辐射半径,使原来的城市和城市经济圈,成为由高铁线路构建的城市经济带上的一环。城市和城市之间人才、技术、资源等将共生,城市大融合步伐将加快。 (本报记者 鲍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