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经济新常态下,作为就业的主渠道、创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小微企业是推动我市经济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把有限的金融力量用在刀刃上,让金融血液更顺畅地流入到小微企业的毛细血管里?
小微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中国现阶段碰到的特殊难题,而且对全世界而言,这也是一个难题。即便是资本市场发达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小企业融资也并不顺畅。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调查,23.7%的小企业将在两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将在4年内退出市场。因此,金融机构对于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非常谨慎。
如果有企业愿意出面担保的话,老谢最近一个月的日子就不会这么难过。
现在,从事织带行业的民营企业主老谢非常焦虑,连着接到几个大订单却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去扩大生产,而面临“流单”的危险。
而当他向银行开口要贷款时,却被告知需要找到两家企业做一下担保。无奈之下,老谢只得四处求人,结果还是没人肯出面帮忙,因为大伙儿都怕了。
当下,小微企业融资难已不算是新话题,但是去年以来爆发的互保、联保危机,却让小微企业的银行融资之路变得愈加艰难。
在此当口,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公司开始涌现,老谢也常接到一些电话询问是否需要融资。不过让他纠结的是,通过这些借贷公司融资的成本实在太高,甚至远高于他的经营利润,周围也不乏认识的小企业主最终破产于这种饮鸩止渴式的融资方式。
眼前摆着商机,老谢却陷入了选择的难题:借钱接订单还是干脆放弃?如果要借钱,又向谁去借?
老谢的遭遇远非个案。
去年起引发的互保联保危机,因为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倒闭破产而引发连续地震。在这些地震余波中艰难生存的小微企业,日子也变得更不好过。
在焦作做家具生意的沈老板最近就很犯愁,他在某股份制银行有一笔200万元的贷款到期了,银行忽然不愿意续期了,除非他可以更换担保方式。
这笔贷款已经续期两年了,一直以来沈老板都保持着良好的信用记录。银行为何不愿意照常续期?
原来,沈老板这笔贷款最早是通过其他企业担保的方式办理的,如今银行认为企业担保的方式不足以规避风险,要求改成专业的担保公司。
“我去咨询了专业的担保公司,担保费还要反担保,所谓反担保是要求我提供抵押物。”沈老板说,而如果自己手头上有抵押物,就犯不着找别人做担保了。
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就是这些初创期小微企业的共同难题。很多小微企业属于第三产业,它们有一些普遍的特征,如规模小、轻资产,固定资产少,符合银行要求的有效抵押物往往不足,一些高新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小微企业尤其明显。
目前,我市小微企业共有11372个。今年5月末,全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401.2亿元,较今年年初增加25.17亿元,同比增长8.8%,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以抵押借款和担保为主,分别占有贷款企业的32.78%和32.67%。而不同规模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与不同规模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匹配,规模越小的企业,选择担保比例越多;规模越大的企业,选择抵押借款的比例越多。而两种融资方式所占比例占有借款企业的65.54%,反映出银行放贷仍是以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为主,是否有合适的抵押物和担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微企业能否在银行借到钱。
手续太烦琐,需要递交的材料多,还不如向亲戚朋友借来得爽快?
王素霞在焦作经营着一家蛋糕房,这几年生意一直很红火,维持着相当不错的翻桌率。
去年,她准备增开分店。为了解决开分店的首期资金,她向银行寻求贷款支持。在跟三家银行的贷款经理面谈后,她最终放弃了银行融资的想法。
“手续太麻烦了,要递交的材料很多,还不如向亲戚朋友借来得爽快。”王素霞说,原本是不想欠人情,但是对她这个金融外行而言,跟银行打交道实在很累。
数据显示,76%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是在50万元以下,但是这些小企业中只有12%获得了银行贷款,还有88%根本没有机会去得到银行贷款。要么是他们没有抵押物,要么是银行的手续麻烦。
而此前,一份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也显示,在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模式下,对申请材料和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小微企业管理受人力所限,因此在办理贷款时往往不能提供大量规范的申请资料,小微企业主普遍感觉贷款手续复杂,时间很长。
数据显示,被访者中仅有30%能够提供房产资料、公司账簿、银行账户流水等全套基础申请材料,传统模式将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挡在门外。
记者调查了解到,部分小微企业为了生存,最终不得不选择一条明知是“死路”的融资方式——高利贷。张元丰是一家专门从事农用机械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老总。他告诉记者,自己就曾求助于民间借贷。“当时我急缺一笔流动资金,手上有个商铺可以去银行抵押贷款,但三证还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办下来。”为了解决这两个月的空档期,他找到一家民间借贷公司融资80万元,月息近4%。借了仅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支付了3万多元的利息。这让他再也不敢轻易尝试民间借贷了。
选择这条不归路的企业,大多处在起步阶段的高速发展期,随着业务的拓展,融资需求十分强烈,但正规渠道贷款机会少,即使贷得到,手续烦琐、审批时间也长,小企业主往往等不及。
记者采访的一家民间借贷公司负责人说,他原先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因为一次融资四处碰壁,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既然钱那么难借,为什么不改行去做钱的生意?于是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专门帮企业融资的借贷公司。与普通民间高利贷不同,这类借贷公司把贷款利率的上限设在央行基准利率的4倍。根据规定,民间借贷利息超银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护。
据一位金融人士计算,即使是4倍的利率,一年贷款的利息也高达24%,对小微企业而言,这依然是难以负荷的成本。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因为受成本高、融资难等因素掣肘,发展起来举步维艰。不难看出,只有政府部门不断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优化服务,才能打破小微企业发展的肠梗阻,助推其健康发展。
去年,我市设立应急转贷基金,目前已先后为30余家企业提供贷款80笔,共28亿元,有效地使企业走出了资金周转困境,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较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及金融稳定发展。
为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去年5月12日,我市出台了《焦作市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暂行办法》,初期规模为2000万元,主要用于补偿辖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我市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后,由于企业未能按合同约定向银行偿还贷款而形成的次级、可疑和损失类等新发放的贷款。
市工信委也做了一件令银行业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搜集了近1000家有市场、有效益、具有一定偿还能力、存在一定融资需求的成长型小微企业,标注具体信息,集结成册,向全市有关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推荐,降低金融机构甄别和筛选小微企业客户的综合成本,推动银、保、企互促共赢。
政策上给力、经济上助力,不仅搅动了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还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我市小微企业的创办、经营之中,为焦作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链接·
什么是小微企业
根据工信部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根据每个行业,小微企业有具体的划分标准;而未明确的行业中,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那么在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定义中,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小企业?它的划分标准很简单:员工人数不超500名。这类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9%、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及经济产出总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