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珂
本报通讯员 郑 军 陈玲玲
马村区法院曾是多年的后进单位,绩效考核排名当过全市法院系统倒数第一。2013年以来,该院一改过去萎靡不振、死气沉沉的被动局面,革除“慵懒散软”的积习,焕发出昂扬的斗志和干劲,2014年取得了全市绩效考核排名第一的骄人业绩,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脱颖而出。省高级法院院长张立勇、政治部主任宋海萍先后到该院进行调研,对该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是什么让该院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是什么让该院变为一个激情燃烧的团队?
“党建就是我们的‘明灯’!我们抓住这个‘牛鼻子’,把‘虚’功实做,与审判工作紧密结合,无缝对接,实现了我们的涅槃重生!”马村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玉军自豪地说。
抓基础:打造特色党支部
要想干好各项审判工作,就要抓好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是各项审判工作的根本,该院领导班子深知这一点。
据了解,该院现有干警63名,共产党员56名,占干警总人数的88.9%。面对如此高的党员比率,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激发党员干警的工作热情,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成为该院班子思考的问题。
“新一届院党组成立以来,将‘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作为推动法院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该院党总支书记赵旭升介绍。
而打造特色党支部就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
该院干警至今仍对2012年以前法院的状况记忆犹新:书记管理党员难,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组织观念淡化、党性意识薄弱,精神无寄托,行动无方向……
为解决基层党组织“空弱散软”的问题,该院在积极寻求市中级法院帮助的同时,多次到北京、郑州取经,并邀请省直机关党校、市委党校的专家来该院指导。
通过努力,该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重铸了组织架构,设立了一个党总支,组建了审判执行、队伍管理和行政服务3个各具特色的党支部。党总支负责制定统一的党建量化考核办法,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年度党建活动安排;3个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接地气、易操作的考核办法,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
第一党支部由审判员、执行员和书记员组成,负责抓业务、抓审判。该支部开展了“丰调语顺”调解竞赛、“完美文书—模范庭审”大评比活动和“执行攻坚季”活动,加强矛盾化解,强化执行,提高审判质效。第二党支部主要由政治部门和宣传部门人员组成,承担提高队伍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职责,每周一次法官讲坛,每半月一期党建手机报,每月一次道德讲堂,“读书明星”评比、“党支部、党员成长积分榜”等活动都出自他们的创意,“党员小书架”的创意已被市中级法院借鉴推广。第三党支部由办公室和监察部门人员组成,主要承担机关作风建设和后勤管理的职责,他们组织实施的“廉政文化长廊”“廉政亲情寄语”“廉政屏保”“廉政主题公园”,已成了该院廉政建设的品牌景观。第三党支部还在全院强力推行“线条式”管理,要求“人坐一条线、车停一条线、物放一条线”,用严格的管理促作风、促形象、促服务。各党支部开展的每项活动,都被纳入党建考核体系,作为支部成员立功受奖、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促提升:创新考核激活力
今年5月7日,省高级法院政治部主任宋海萍站在该院一面贴满了红旗、星星的墙前,对墙上的“党支部、党员成长积分榜”很感兴趣。
“这个积分榜上有3个党支部,涵盖我院的所有党员。党员所得积分每10分计取1面小红旗,10面小红旗计取1颗星。通过这个考核墙面,就能客观全面地掌握每名干警的工作情况。”赵玉军说。
对此,宋海萍连连称赞:“这个考核机制好,咱们可以在全省法院推广。”
而这个“积分榜”只是该院创新考核的一角。
该院制定了《马村区法院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实现对党支部、党员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建立“梯级管理,逐级考核”的层级考核机制,把党的五项建设和法院实际相结合,设定了包含思想作风、审判业务、党风廉政、司法为民等内容的党建量化考核指标;采取成长积分的方式,党支部或党员每完成一项考核指标即取得相应的成长积分,写一篇读书心得、主讲一次“法官讲坛”、组织走访一次群众……这些都将纳入积分,将考核结果作为干警立功授奖、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一时间,该院各支部及党员结合考核办法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创新工作思路,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该院执行局党员刘瑾七年如一日关心、关爱留守老人的典型事迹一时被广为传颂,带动了一大批党员纷纷深入基层,送温暖献爱心,全体干警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这样的改革也让该院尝到了甜头,昔日全市绩效考核排名的“小尾巴”绽放了光彩,2014年总分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该院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获全省优秀基层法院称号,被评为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优秀基层党校。
显成效:审判工作大发展
如今,你在该院走一走、看一看,处处都能感受到特色党建所带来的各种新变化。
15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主题公园,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30万余册藏书的马村区法院图书阅读站为干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干警的书法、摄影、绘画等原创作品,展现了干警的综合素养……这些都为该院审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该院立案大厅,你会看到齐全的便民设备:司法公开一键通、诉讼指南、格式诉讼纸、传真、打印、复印诉讼材料、报夹、雨伞、老花镜、急救药箱、婴儿座椅、饮水机……
“这些都是为诉讼群众提供的,这种‘一站式’诉讼服务,就是为了让当事人‘打一个明白、受尊重的官司’。”该院副院长刘成光说。
2014年5月,申请人赵海鹏在拿到拖欠了4年之久的22.8万元执行款后,紧紧握着一名党员突击队成员的手,激动得泪流不止……正是各个岗位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才办结了一个个“骨头案”和“钉子案”。2014年年底,该院消化了7件信访老案,得到市中级法院的表彰。
“要全力服务和保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赵玉军说。该院要求每名党员法官与企业建立“零距离”沟通机制,开展常态化的“法律讲堂”活动,送法进企业,帮助企业增强维权意识,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通过此活动,该院共帮助企业盘活资金800余万元。
该院开展的保护“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一校一法官”、党员法官听民声解民忧等活动,也让全体干警“司法为民”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如今,该院的党建工作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基层法院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