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通过德国引进的新技术研制出的新产品——隔热隔音环保铝型材,其核心科技就在这上面的粉末涂层。”日前,在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挤压车间,董事长吴锡坤为记者介绍了公司的新产品。
2010年5月,广东兴发年产10万吨高档铝型材一期5万吨项目在沁阳奠基,2012年8月建成投产。广东兴发作为中国铝深加工第一品牌来到沁阳后,目前发展如何?带着这个的问题,记者专访了公司董事长吴锡坤。
思路决定出路
天时。
20多年前,吴锡坤是广东兴发铝型材厂的一名技术工人,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步步见证着企业的发展。工厂成立伊始,来自四面八方的订单就络绎不绝。随着业务量的提升,工厂逐渐壮大为中国500家最大乡镇企业之一,成长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随着销售市场的扩大,广东兴发逐渐打开视野,将眼光从沿海转向内地。
2009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提出,将中原经济区区域扩展到全省,并立刻得到社会的一致赞同。中原经济区成为一个新鲜的名词,引发理论界和商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无形间,中部崛起的势力,河南发展的潜力,吸引了广东兴发的眼睛。
“我们走访了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多个地方,通过多次论证,最终将目光定在了河南。”吴锡坤说,事实证明河南对广东兴发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兴发的预见性也是正确的。
2012年11月,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
地利。
接近能源、资源地,真正让铝产业上档升级。这是河南带给兴发的资源优势。
北方市场的核心,最合理的销售半径。这是沁阳带给兴发的市场优势。
一个华北地区设备最精良、技术最先进的铝材加工样板工程开始在沁阳孕育。
人和。
“选在这里,不仅因为这里有山前坡地地价优惠,电价、人力成本低,金融、投资环境优越,在这些好环境之外,沁阳人做事的劲头和风气让我们敬佩。”吴锡坤感慨道。沁阳市仅用10天时间,就将河南省农业银行授信3亿元的手续全部办成,并一次性奖励兴发30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建设。这种奖励,无论在广东还是河南,兴发第一次遇到。
历经3年,广东兴发落地沁阳。
品牌决定排名
“我们的内控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误差不超过2毫米。”挤压车间主任刘金辉介绍说,广东兴发是国内最早生产铝型材的企业,创造了许多铝加工行业的第一,在产品质量上追求技术+质量=0投诉,成为全国同行业中无投诉的企业之一,并创造了8个国内铝型材产品标准,涉及工业、建筑、装饰等多个系列。
“我们要把沁阳的型材项目建成华北地区的样板工程。”吴锡坤说,厂房都是按国外先进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整个生产流程也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如今,广东兴发每个月的产量都在增加,工人数量在递增,管理也在不断完善。
几年时间,广东兴发在国内不同区域建立了4个工厂。广东兴发的扩张,实力在哪里?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区别企业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志就要看企业文化。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造就不出品牌,没有优秀企业文化内涵的产品,即使一旦成名也绝不可能持久不衰。做企业,再艰苦也要做品牌。”吴锡坤的语气里透着一丝坚定。
吴锡坤介绍说,广东兴发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民族优秀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的营养,形成了极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广东兴发企业文化。在广东兴发企业文化中,像创名牌、扬国威,创百年老店,创业、兴业、创新等独具特色的核心文化理念,成为企业品牌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生产研发中,广东兴发将产业、产品、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正是通过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实施,使广东兴发抢占了宣传制高点,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企业文化理念走进客户心中,产品持续畅销。
心态决定状态
2010年12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莅临沁阳调研。卢展工关切地询问了吴锡坤在河南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嘱咐:“在河南,你不用担心资源和人力问题,这里什么也不缺,你只要带来一样东西即可,那就是你的观念。”
这句话在吴锡坤心里久久回荡。
吴锡坤将公司总部的先进管理经验及传播先进观念的中层人员带来沁阳,开始以创新的眼光打造和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将制度管理落实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从周边新招录的员工,吴锡坤也在尝试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影响员工,逐渐规范工作秩序,用观念的力量引领企业发展。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还有哪些不足?城市规划总规制定地是否科学?作为沁阳市人大代表,吴锡坤除了在每年的市人代会上参与讨论外,还在不同场合的研讨会、汇报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对沁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成为沁阳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顾问。
“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考虑与沁阳有关的事情,感觉自己真的成了沁阳的一员。”吴锡坤深有感触。
如今,兴发成为中国铝型材行业的一面旗帜,为沁阳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亿元项目,对拉长沁阳铝工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沁阳打造全省重要的铝深加工基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