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家的那棵葡萄树
魅力焦作 伴我成长
祭父帖
世相漫画
雪松搬家的价值论
南昌高考舞弊案 不能简单画句号
免费手纸拷问市民素质
任性的“路怒”还要撒野多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雪松搬家的价值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5日4时许,备受读者关注的大雪松顺利落户轩辕部落庄园。对于大雪松来说,这次移植让它大伤元气,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尤为关键,只有得到精心护理才能成活。为此,轩辕部落庄园不惜花费重金,专门聘请一名专业人员照顾大雪松的“生活”。大雪松颇费周折地搬了家,有围观村民认为不值得,但大雪松的新主人说——树有生命,花再多钱也值得。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暖暖小月儿:既然把大雪松移植,首要任务就是让它成活,毕竟树木长成大树不容易。雪松移植就像人伤筋动骨一百天一样,需要专业人士来照顾,否则费尽心思移植就没有任何意义。

  @指尖上的沙: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只要是生命就值得我们爱护。如果不移植的话是最好不过了,毕竟移植会损伤元气。生命值得尊重,应受到爱护,而不是按照人的意愿挪来挪去。

  @悠然阿朵: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大雪松被移植肯定要“伤筋动骨”,轩辕部落庄园为拯救生命不惜重金,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唯希望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大雪松在专业人员精心护理下顺利成活。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移栽大雪松无疑会让其“伤筋动骨”,移栽后大雪松的朝向应与原朝向保持一致,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大雪松存活的关键之一。

  @苏懿谅谅谅:名贵树木的移植要“顺天致性”,事先掌握树木“硕茂以蕃”的方法,即摸清生长规律,移植的动力与效果要统一,不能好心做坏事。

  @菏泽新志:最好的保护方式当然是原址留存,人类的活动应该避免对既存事物的损害。既然移植了,再贴心的呵护都是在弥补伤害,不必刻意表扬。

  @70后忽然花开:“树有生命,花再多钱也值得”这句话很让人感动。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目的,纯属个人保护古树的心意,为大雪松新主人爱树的行为点赞。

  @生活不是买卖:不明白为何要这样“搬家”?对大雪松而言,无疑是一次冒险,万一出问题,谁能负责?这样违背规律的做法,不可取!

  @欧阳云飞的女孩:大雪松搬家,一点不值。如果移栽死了,太可惜;同时移栽成本太高。干事得尊重客观规律,全面、长远考虑才行。

  @落雪怎无痕:对大雪松进行移植,风险太大,就算精心呵护,万一活不了也是劳民伤财之举,希望相关单位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傻事。

  【下期话题】

  毁公共绿地种菜起争执

  据《焦作晚报》报道,前不久,山阳区东方红街道和平街社区的两个邻居因为公共绿地上的一块菜地起了争执。原来,这块公共绿地被陈大爷“变”成了菜地。6月初,陈大爷为了让蔬菜更好地生长,在菜地里上了肥料。难闻的气味让邻居刘大爷非常不满。协商无果后,刘大爷拿铁锹将陈大爷的菜全部铲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