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暑湿最盛的时期,藿香正气水就成了人们防湿解暑的常备药物。不仅如此,近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一个帖子更是将藿香正气水誉为“神药”,能治疗20多种病症,如皮肤病、失眠、发烧、水土不服等。藿香正气水到底有什么功效,真的有帖子中说得这么神奇吗?昨日,记者来到市中医院,向内四科主任张春雷进行咨询。
听说记者要了解藿香正气水,张春雷笑着说:“关于藿香正气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明朝,一位皇帝派十万大军到云南平叛,结果到了腾冲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气候潮湿,很多人包括大军首领都出现了头痛、身重胸闷、脘腹胀痛和呕吐、恶寒发热等症状,在服用军医开出的药后也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军医赶紧在当地四处寻找药材。很快,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军医找到了一味专治这类病症的药材——广藿香,就马上用这种药材加上紫苏叶油进行熬制后给大家服用。大家服用之后,虽有疗效,但是比较慢。一天,大军首领在服药之后,为了冲淡口中的药味,随手拿起身边的酒壶,把里面的酒一饮而尽。没想到,酒居然加快药性的发挥,第二天大军首领的病症全部消失,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很快,全军精神焕发,迅速消灭了叛军。因此,当地老百姓称这支军队为‘正气军’,并把这种加了酒的药水称为藿香正气水。”
介绍完藿香正气水的传说后,张春雷接着说:“其实,早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就记载了藿香正气散的成方,主要由藿香、苏叶、白芷等10多味中药组成,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等功效。而之所以叫‘藿香正气’,是因为此方以藿香为主药,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气。所谓不正之气,是指脾胃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后人根据制剂的不同种类,又将这一药方加工成散剂、片剂、丸剂、水剂等”。
张春雷介绍,虽然藿香正气水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及四时感冒,但对夏季暑湿感冒效果尤为显著。夏季湿气较盛,湿伤于头目,则头昏、头痛;伤于中焦脾胃,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伤于下焦,则引发便溏或泄泻。日常生活中,藿香正气水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病症。中医临床使用藿香正气水的关键,是认准湿邪为患和寒湿为患。简单理解为湿滞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和暑天感受寒邪,因天热贪凉,骤遇冷风或过食冷饮所致的疾病。
本报记者 孙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