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电视里看到舞蹈演员做各种高难度技巧时,大家都觉得十分好看;当看到电视里舞蹈演员一流的身材时,大家都自愧不如……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因为被舞蹈的美而感染,才送孩子去学跳舞的,而舞蹈的真谛在于“美”,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舞蹈中感受美、学会美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一:
舞蹈就是要会劈叉、下腰,很多家长把孩子送来学舞蹈,就让孩子展示横叉、竖叉,然后问老师:“我家孩子适合跳舞吗?”这是中国家长对舞蹈的普遍认识,以为只要会横叉、竖叉,那就是会跳舞了。那么,舞蹈和体操、武术岂不是就没有区别了?很多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舞蹈练习后,虽然会劈叉,但是完全没有舞蹈范儿,没有开度,腿也不直,不蹦脚,家长却不以为然。舞蹈需要基本功,但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有所差异,所以更需要的是一个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范儿。
误区二:
“严师”的表现是对舞蹈基本功要求高。从小打好舞蹈基本功是没错的,但是不可揠苗助长,以伤来换得进步。对于业余舞蹈教学来说,规范而渐进性的舞蹈基本功练习是最科学的,也是打基础最牢的,对基本功的要求高不是表现在“一个月内下竖叉”等速成上,而是在压腿、踢腿、擦地等每一个细节上,舞蹈是“慢工出细活”,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误区三:
简单的少儿舞蹈组合我也会,上培训班太浪费钱了,我们可以观察到,不管是哪个地方的舞蹈考级教材都有很多简单的小组合,很多家长听到儿歌,看到教学动作觉得很简单,认为没有必要花钱、花时间上这样的培训班。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舞蹈的灵魂在于音乐和节奏,由简到繁的舞蹈学习模式,才会让孩子有个扎实的舞蹈基础,培养良好的乐感和节奏感,在反复熏陶中才能慢慢培养舞蹈的领悟力,才会越来越喜欢舞蹈、爱上舞蹈,而很多家长只会“跟着葫芦画瓢”,而对细节的把握上是欠缺的。
误区四:
资历老的舞蹈老师或舞蹈培训机构才是好的。现在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舞蹈的发展也极快,特别在一些中小城市,舞蹈教育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教学理念和方法早就不能适应现在的舞蹈教学了,而很多在大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回到家乡,带去了更加科学和先进的舞蹈理念,却很难得到当地的认可,这一点是极其悲哀的。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舞蹈老师或培训机构,不仅要看他们的资质,给孩子提供的平台,学校的规模,更要关注培训机构人数是否太多、老师是否关注我的孩子。任课老师本身的教学方法是否专业、是否重视舞蹈细节、是否热爱舞蹈、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有责任心等。
误区五:
学习舞蹈动作越早越好。许多家长在孩子刚学习舞蹈的时候就问我,怎么不练习下腰?不练习翻滚?其实这种过早追求舞蹈技巧是有害无利的。在孩子身体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时,过多的舞蹈技巧和难度训练会使孩子的肌肉和骨骼超负荷。虽然强行的训练会使孩子掌握一些技巧,但会给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误区六:
间歇性学习。舞蹈学习的益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显现的,持之以恒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有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害怕训练软开度时的身体疼痛,让孩子学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这样间歇性的学习不仅很难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且会给孩子增加学习的难度,进而失去对舞蹈的兴趣。平常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家长要常与老师沟通,为孩子树立阶段性的目标,完成一个动作多鼓励,不要因为怕苦就放弃。
韩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