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以《沈阳一对男女地铁车厢当众大尺度亲热 警方介入调查》为题,刊发一对男女在地铁车厢座椅上亲热的照片。警方认为,当事双方的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未进行工作调查。警方希望市民在公共场所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芙蓉仙子晓阳:记得鲁迅先生曾因猫交配时“大嚷而特嚷”影响其休息而打猫。在性的问题上,人总该有别于猫猫狗狗吧?
@怕羞的影子:地铁车厢不是私密卧室,如此有伤风化的行为就该被明令禁止,以免污染了社会风气。
@暖暖小月儿:这对男女的行为不违法,但丢人。在公共场合,人们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的约束,不能只学西方的性开放。西方人表达感情是热情奔放的,而东方人骨子里的性格是内敛含蓄的,很多人看到如此亲热行为会感到不习惯。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给别人造成负面影响是最基本的准则。
@龙腾四海112: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有羞耻之心,能够在不同场合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像这两位一样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无所顾忌的亲热,毫无公共意识,和低级动物又有何区别?我们出门在外,尤其在公共场合,是不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时刻不忘自己是高级动物呢?
@人在你的江湖:古人云:“发乎情,止乎礼。”这是传统文化对男女关系的基本要求,就算是情侣,就算要亲密,也要考虑环境问题。无论这对男女有何理由,在地铁都不应该如此“胡闹”。这样的行为既是对其他乘客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和另一半的羞辱。
@初时点默: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都不可或缺,每个人心中的道德观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和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清秀小丹:苏州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不雅行为有明确规定,即包括接吻、拥抱等亲热行为在苏州轨道交通空间内都是不允许的;维也纳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也禁止在公共交通空间内接吻,违者将被罚款50欧元。
@雨中漫步2A:曝光地铁车厢里的不雅行为,虽然对其他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但也侵犯了这对男女的个人权利。毕竟,他们的行为并不违法。现在是法治社会,我们对这类行为应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不断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从而逐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众生平等2016:观念问题与道德无关,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也将成为历史,就让一切回归自然吧!
@文明焦作滴水嘟嘟:如今,国人性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应该警惕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华文化的冲击。
【下期话题】
“三年之痒”
民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依法办理离婚者达363.7万对。按此计算,中国每千人中就有5人在去年办理离婚手续。2002年至今,我国离婚率一路走高,稳定的婚姻家庭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专家认为,离婚者出于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能走出不幸福的“围城”值得肯定。还有专家认为,造成婚姻不稳定的原因有观念变化、责任心弱化、社交媒体和明星效应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