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张景霞,像往常一样奔波在各个病房之间。“你们稍等一下。”看到记者来访,张景霞打了个招呼,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详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情况,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的每一个疑问。一个多小时以后,她才抽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
“成为‘身边的榜样’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压力,也为我的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我只有更加用心地为病人服务,带好团队,才无愧于这一光荣称号。”谈起当选“身边的榜样”后的工作、生活近况时,她如是说。
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今年5月中旬,一名来自商丘市民权县的家长带着只有两个月大的孩子,慕名找到张景霞,希望她能为自己患唇腭裂的孩子实施手术。但那位家长在办理入院手续时发现,由于国家政策变化,他没有办法办理新农合,享受不了医保优惠政策。
看到这位家长面露难色,张景霞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原来,他经济困难,就连这次到焦作的路费也是向亲戚借的,根本承担不起几千元的手术费用。张景霞深知,时间不等人,孩子年龄太小,唇腭裂严重影响孩子进食,如果这样拖下去,恐怕孩子会出现危险情况。
为此,张景霞积极协调,向院方提出申请,先为患者做手术。她的提议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并决定由院方承担全部手术费用。随后,张景霞立即组织大家对孩子进行集中会诊,顺利地进行了手术。
手术成功了,张景霞却没有放松下来。术后观察期也是孩子伤口的“黄金愈合期”,为了让孩子尽快痊愈,张景霞放弃休息时间,在孩子身边守护了十几个小时。凌晨2时,孩子安全度过了观察期,张景霞提到嗓子眼儿的心也算落了肚。
这样的例子,在张景霞的工作中屡见不鲜。走进张景霞的办公室,只见墙上悬挂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锦旗。每一面锦旗都讲述了一个患者家庭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凝聚了张景霞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体贴入微的服务。
她不仅关心患者的病情,还关心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只要她能帮忙的,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为患者伸出援手。这种热情和爱心也让她成了许多患者的好朋友。10年前,张景霞为驻马店的一名患儿成功治愈了双侧唇腭裂。如今,这个孩子每年都会打电话,把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近况告诉他心目中的张奶奶。今年年初,这个孩子还在家人的陪伴下,到焦作让张景霞为他做了二次修复手术。在张景霞的鼓励下,这个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采访中,张景霞培养年轻人的意识让记者印象深刻。为了给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治疗唇腭裂的人才,她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的作用,尽可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对于年轻人,张景霞要求他们在自己工作时寸步不离,对管理病例、换药、拆线等每个细节都严格要求。如今,在张景霞的悉心培养下,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已经拥有了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很多人都已经拥有了独立承担唇腭裂手术的业务能力,该院可以同时进行五台唇腭裂手术。拥有这样的团队,张景霞既自豪,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