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重温抗战记忆
大 黄
老 兵
盛夏草原 激情套马
小城性格
《喧哗年代:中国社会精英图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 黄

作者:□申社彤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牛犊撒欢,撒到天边;天边告状,告倒和尚;和尚念经,念到北京……”当俺唱起家乡的这首儿歌时,大黄就会呈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清晨,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生产队长把全体社员集中在一起说,等地阄一抓,从今儿开始,大家“各扫门前雪”,不再“大胡噜”干活了。

  按照地亩的产量,父亲抓了上、中、下三个不等地段的十几亩责任田。从这时开始,一家人就做着不再忍饥挨饿的梦,一个个都乐得脸上绽开了花。高兴没多久,父母的忧愁就爬满了脸。

  俺家地处陵区,生活上、生产上处处离不开牛,拉水拉煤、拉粪犁地、碾场……牛就是农家的希望,离开牛那是寸步难行,一天日子也无法过。家里无牛,父母咋能不愁哩!

  偶然,听说邻村生产队要卖牛,俺和一个本家叔叔赶紧跑去,一看便傻了眼,生产队的牛太多,“僧多粥少”,一个个瘦得嘴大毛长,腿高腚尖。挑中大黄牛犊后,叔叔说,能买一身骨,不买一身肉,咱就要它了!谁知人家生产队长还不干,你们嫌牛瘦,保不准我到“会”上还能卖高价钱哩!机遇难得,我们俩人慌不迭地递笑上烟,唾沫星儿说了一大堆。看在俺叔和他是老熟人的面儿,生产队长这才吐了口。牵回家后,奶奶半喜半忧,抚着牛的脑袋,亲切地说:“乖乖,你可得争口气呀,我们全家就全指望你了!”

  槐花飘香时,父亲和俺一起,拿着小木叉上山杀圪针(酸枣)芽。回来后,我们用铡刀把圪针芽连铡二遍,弄碎后堆在一起,用麻包片包严盖实,父亲说,捂一下,圪针芽就变软了,它能顶饲料,牛儿吃得欢、肯上膘。冬日,父亲又专门从集上买回棉籽饼,弄碎后浸泡在料缸里,给黄牛犊拌草时,浇上两勺棉籽饼汤;黄牛犊吃饱后,再给它饮一桶棉籽饼汤。俺不解,这汤起啥作用?父亲嗔怪,傻瓜,你没听老年人讲,草饱,料足,水上膘嘛!

  一次,黄牛犊不吃不喝,也不倒沫,一家人忧,父亲更是急得嘴上都起了水泡。听有经验的饲养员说,翻白草汤,能治这病,母亲亲手熬了一锅,黄牛犊喝下后,不大一会儿就入嘴吃草。

  有一次,父亲外出了两天,回来后,黄牛犊哞哞地叫着,撒着欢儿扑到父亲的跟前,拿头使劲拱父亲的身子,意思好像说,这两天,你去哪儿了?尔后,眼睛眨了眨,耳朵又扑扇了几下,意思说,你可回来了,俺想你啊!父亲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黄牛犊的毛,一下,二下……黄牛犊更为惬意,又哞哞地叫了几声。父亲说,黄牛犊精着,通人性哩!

  黄牛犊也真争气,在全家人的爱抚下,个儿高了,身长胖了,“哞哞”地叫着,声音亮着呢!父亲说,这大黄(父亲给牛起的名字)口如罐,耳如扇,眼如蛋,角如钻,肯定是好“使受(用)”。

  说话不及就到了三夏,麦子撂倒后,抢种庄稼便成了全家人的紧急任务。大黄真卖力,一连数天不歇套。由于太累,有时拉着犁,扑通一下就卧倒在地,歇一会儿,就又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父亲心疼大黄,吃劲时,总是把皮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四爷说,你那鞭子是做样子的,父亲嘿嘿一笑说,大黄太累了。就这样,大黄拉着犁硬是把庄稼种儿撒到地里。这一年,天也帮忙,伏伏都有及时雨,庄稼比着个儿往上蹿,秋后那粮食多的家里堆成了山。

  大黄添欢(造福)人,来年春上,她产下一个小牛犊,那牛犊也是金黄色,长腿,大个子,长得跟它母亲一样俊。往后数年间,黄牛几乎年年都要产下一个犊,不仅给全家带来了欢乐,还带来了财富。有了钱,家里也变了样,农具添了新,窑院也进行了整修,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奶奶一天到晚抿不住嘴地乐,反复絮叨着一句话,大黄真好,也不知是咱家哪一辈子修来的福。

  时光荏苒。那一年家家户户的责任田全都种上了生态树,大黄也不得不跟着“退役”。送走大黄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冷的冬日,父亲牵着大黄在前边走,母亲一步不舍地跟在后面流泪。平日往集(会)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这天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竟走了三个多小时。一个壮年说大黄膘芯好,嚷着要出高价买走,父亲一怔,知他回去是给大黄“下锅”的,父亲黑丧着脸,我就是回去白养着,也不让大黄“下锅”。气得那壮年嗷嗷直叫,说父亲“死别子”“榆木头”。一个老头走上来对父亲说,兄弟,俺干活手里缺牛,也会拿它当“命尖尖”,你就给俺吧!父亲看他实在,不会弄假,应允大黄给了他。临别之前,父亲流着泪,手颤抖着,几次才把大黄脖子上的铜铃铛去掉,不停地絮叨,俺得做个念想!俺得做个念想!此刻,大黄也意识到了自己和主人的“生离死别”,拿头使劲蹭父亲的上衣,后又可怜巴巴地瞧着父亲,泪珠子也忍不住往上涌……

  不知啥时候起风了,鸣出呜咽呜咽的凄厉声,让人心里似锥扎,刀剜……大黄走得没了影儿,父亲还像木桩一样呆呆地站在原地。第二天,他头上的白发就平添了许多……

  大黄走后,父亲三天都没端饭碗……

  那时辰,耕牛就是农民的“命尖尖”,耕牛就是农民的希冀。他为人类作出的特殊贡献,用笔墨是无法描述的。今天,农业现代化的浪涌,正在神州大地上奔涌。可谁也不会忘记,也不应忘记农耕文明时期耕牛立下的功劳。

  大黄,俺家的大黄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